2022端午节的特色活动及养生食物

2022-06-02 22: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端午节的特色活动及养生食物》,欢迎阅读!
特色活动,端午节,养生,食物,2022

2022端午节的特色活动及养生食物

端午节的特色活动 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进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预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厉 ,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成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别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怪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



1

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奇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风俗。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许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风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花样繁多。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掩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风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历史上跟粽子沾边的文字记载,最早也许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粽最初是用来拜祭祖先和神灵,详细起源年月无考。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到了晋代,正式定粽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南北朝时期,消失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其样子消失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利食品;据说那时凡参与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瘦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 放纸鸢


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 洗草药水

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风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关于洗草药水风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的《大戴礼记》中,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在广东,儿童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则到江河、海边冲凉,谓之洗龙舟水,洗去晦气,带来好运。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草、菖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管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避五毒

民间认为5月是五毒出没之时,而且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加上蛇虫繁殖,所以要非常当心,才形成了此风俗。 躲端午

在今日,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过节。端午节也被视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所以有接女回家躲端午之俗。 打午时水

午时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时于井里打上来的水。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



2

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风俗,打午时水即是端午当天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在井里打水。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午时水”有“极阳水”、“龙目水”、“正阳水”之称。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天的午时阳气较盛,端午日午时驱邪较佳,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殊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端午节养生食物 1、红豆

我们在包粽子的时候里面可以加入适量的红豆。红豆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养分物质,而且它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成效。夏天气候酷热并且雨水较多,红豆能够关心人体利水湿,解热毒,与绿豆相辅相成,堪称消夏良药。 2、梨

梨的养分丰富,能爱护肝脏,关心消化,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病人日常可以适当摄入,能够关心肝脏病情恢复。 3、大枣

包粽子的时候都会放入1-2颗大枣,大枣中富含维生素C,具有安五脏补气血的成效,是肝病患者日常选择的佳品。 4、咸鸭蛋

吃咸鸭蛋也是端午节的一个风俗,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帮助缓解咳嗽、喉痛、齿痛、泄利等病症。咸鸭蛋不仅具有医疗作用,且能有效补充人体在夏天盐分的缺失和养分物质的消耗,也是夏季食补与佐餐的佳品哦。虽


然我们平常告诫肝病伴侣尽量避开腌制食品,但是咸鸭蛋是可以适当摄入的,但1个就足够了,不要摄入过多哦。 5、西红柿

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番茄红素,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可以选择西红柿来作为日常膳食。 6、艾

许多地方端午节的时候还会使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这个风俗是很好的,由于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以驱虫杀菌,对于多种细菌或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的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艾都是不行少的。 7、大蒜

大蒜也有护肝的成效,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可以用于帮助治疗,但是生蒜不能过多摄入,以免刺激胃肠道,损害肝脏。大蒜炒苋菜是很多家庭在端午节特别喜爱的一道蔬菜。大蒜素有“自然 抗菌素”的美称,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的成效,大蒜炒苋菜优势互补,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肠道疾病不行多得的良药佳蔬。 端午节为何要挂艾草

在农村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意思是,在清明节时要在门口插柳枝,在端午节时要在门口插艾草和菖蒲。艾草在农村很常见,它的茎和叶子都含有挥发芳香油,独特的气味既可以驱除蚊蝇、净化空气以外,还是一味中药材。菖蒲是多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子又窄又长,和艾草一样,菖蒲也同样含有挥发芳香油,有杀虫灭菌、提神通窍的作用。



3

“端午到,五毒出”,端午节过后天气会越来越酷热,降雨也会越来越频繁,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害虫和病菌滋生,所以为了避开害虫和病菌的产生对人体带来不利的影响,人们便会在门前、窗前悬挂艾草和菖蒲,驱除蚊蝇,杀菌防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fc014a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