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年历

2022-10-23 21:4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年历》,欢迎阅读!
年历,大班,教案,幼儿园,认识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年历

活动目标:

1、了解年历的用途,初步理解年历中不同数字的意义。

2、知道一年有12个月,学习在年历中查找自己的生日以及自己知道的节日等。 3、初步学习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挂历一份,幼儿人手一份小挂历,铅笔每人一支,各式挂历或台历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生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提问: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2、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生日这一天可以在年历上找到。 二、观察年历,了解年历的用途。

1、教师出示年历,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年历有文字和数字。

2引导幼儿在年历中找数字,教师记录幼儿发现的数字,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历的用途。

师:年历中的数字一样吗?你发现了哪些不同的数字?这些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年份、月份、星期、日期等。)

3、讨论:在哪里能找到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年历、台历、日历) 三、认识年历、月历,学习查找日期。

1、教师出示一份有12个月的年历,并请一名生日在12月的幼儿介绍自己的生日时间。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经过哪些月份才会到12月的生日,并与幼儿共同翻阅年历,在翻阅年历中发现一年有12个月。

四、分组活动,引导幼儿发现一个月有几天.

1、师: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请小朋友分小组,拿出每组的台历,数一数每个月有几天,不同月份的天数一样吗?

2、幼儿自由交流,自主探究(幼儿每人一份小台历):

教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的发现并记录,同时结合记录表,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月有30天或31天,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 3、师小结:1)教师请幼儿说说刚才发现的秘密.

教师根据幼儿探究情况,逐一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可根据幼儿的发现、表达与交流的顺序调整(1)——(3)的顺序). 1)一年有12个月。

2)认识大月、小月:大月有31日,小月有30日。 3)介绍二月,了解二月份的特殊性: 五、结合寻找节日的时间,认识星期。

1、教师引导幼儿寻找(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三八节、圣诞节)是星期几,并说一说这些节日的意义。

师小结:我们看年历的时候,先找到月份10月,再到这个月份里找到相应的日期1,这样就是101.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找到61日、910日等日期. 2、亲子游戏:找找爸爸妈妈的生日.

:请爸爸妈妈说出自己的生日,小朋友在台历上找出相应的时间并画上圈,爸爸妈妈们




判断幼儿找对了没有。

3、引导幼儿发现一个星期有7天。

师:认识星期:一星期有七天,是按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

五、星期六的顺序排列的。红色表示休息日,黑色表示学习和工作的日子. 六、观看动画,听 “年妈妈”的故事,教师小结。

有一位奇怪的妈妈,它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年。年妈妈一共有365个孩子,每位孩子的名字都叫日.一天年妈妈为孩子造了12座房子,大房子有7座,小房子有4 座,最小的房子有1座,这12座房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月。为了使房子不挤。年妈妈安排大房子里住31孩子,小房子里住30个孩子,最小的房子里住28个孩子。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她从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孩子的名字:一月1日、一月2日、一月3日……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日娃娃时,就带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过着同样的生活…… 活动反思:

“我家的挂历”这一活动源于生活,挂历家家户户都有,是孩子所熟悉的,但挂历中所蕴涵的许多数学知识却又是孩子未知的。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在活动中我精心设计了六个环节,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活动开始,我神秘地说要和小朋友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给吸引住了。接着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随后是引导孩子自由交流,自主探究“年妈妈”的秘密.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充分放手给了幼儿,不再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教给孩子知识点,而是根据幼儿的探究发现,引导幼儿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使孩子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接下来的“看看、说说、找找”环节中,老师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幼儿都获得了成功感.最后是以“年妈妈送礼物”的形式,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礼物,引导幼儿学习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埋下了科学探究的种子。整个活动老师始终是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平等出现在幼儿身边,活动过程由浅入深,孩子始终处于活动的主体地位,他们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成功和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1f82ce27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