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节日风俗之冬月与腊月

2022-03-28 05:14: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北京的节日风俗之冬月与腊月》,欢迎阅读!
冬月,腊月,北京,风俗,节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老北京的节日风俗之冬月与腊月

作者:质如

来源:《北京档案》2015年第01

北京是历史文化古都,形成了各种独特的风俗,其内容丰富,既有宗教信仰方面的,也有祝福贺喜、娱乐游戏方面的。节日中的祭祀、走亲访友、饮食、服饰等活动都有它的说法和习俗。各种节日活动不仅喜庆热闹,而且富于乐趣,反映出北京百姓热爱生活的面貌。 冬月的风俗

农历十一月又叫冬月,因为二十四节气的冬至节气常在此月,故叫冬月或冬至月。冬至是古代的一个重大节日。明清时期,每逢冬至皇帝都要去天坛祭天,百官向皇帝朝贺。冬至这天的白昼最短,以后的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古代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史记·律书》云: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这里是说冬至是节气的开始。民间在冬至时没有什么重要活动,风俗是家家吃馄饨,所以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顺口溜。从冬至起,就进了。北京人给编的顺口溜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过去,人们在度时,有画《九九消寒图》的风俗。其画法是画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进九起,每天用墨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腊月的风俗

农历十二月叫腊月,是古代祭祀众神之名,在十二月举行祭祀众神之礼,故此十二月为腊月。腊月的重要风俗是熬腊八粥。据佛教神话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感于人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舍去贵族生活,出家修行。经过几年的苦炼,最后在菩提树下静坐不食,度过苦难得道。在释迦牟尼修炼最饥饿时,一些信徒拿来稀米粥让他充饥,他才度过苦难之关。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后来,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腊八粥的风俗也传了进来。原来的腊八粥很简单,只是用米加水熬成。随着时间推移,腊八粥的原料日渐丰富,到了清光绪年间,熬腊八粥的原料有: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枣泥等。熬熟后再放入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白糖、红糖、葡萄干等配料。熬腊八粥都在初七的后半夜,初八天亮时粥已熬熟。腊八粥除了用于祭佛外,风俗是往亲友家中送。

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旧北京一般人家都供灶王,将灶王当做一家之主。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要上天向玉帝汇报工作,到年三十夜随诸神一块来到人间。人们怕灶王上天说坏话,所以给灶王贴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供品很简单,有几块南糖、关东糖、糖瓜,一些草豆,一碗清水。按老北京的风俗祭灶王的都是家中的男人,妇女不能做主祭。

贴对子。对子是春联的俗称,民间在新年时贴对子的风俗由来很早。据说,对子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桃符即在桃木板上题字后再挂在门上。五代后蜀君主孟相有一年的新年在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61708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