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小满风俗活动.doc

2022-05-22 19:5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北京的小满风俗活动.doc》,欢迎阅读!
小满,北京,风俗,活动,doc

老北京的小满风俗活动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南方地区:“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 小满于其它节气一样,有属于自己的风俗活动。下面就随一起学习了解一下小满的风俗活动吧。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沮、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怒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琼岛春阴碑“乾隆御制诗中提到:”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这是乾隆皇帝重农思想的表达。而自古亲蚕大典就与亲耕之礼并重,所谓”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皇后亲蚕以供祭服”。先蚕坛作为乾隆皇帝为皇室后妃祭祀蚕神西陵氏、行亲桑之礼的建筑,曾经是规制完整、建筑精美、彰显礼制的坛所。

为了传承皇家祭蚕文化,北海公园与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合作,会同国家图书馆,收集了各类有关先蚕坛历史、祭蚕文化等文献和研究资料。依据清代《大清会典》、《皇朝礼器图》、《钦定大清通礼》等文献中的记载,将祭祀音乐古谱进行了翻译、编曲和录制。此次盛典便是依据历史,再现清朝皇后主持的最高国家祀


典——先蚕礼,复原祭祀先蚕坛的礼仪程序,展示祭先蚕神的礼仪程序。

据文献记载,清朝政权建立后,承袭了历代的祭祀礼制。康熙对蚕桑极为重视,设立了蚕舍,植桑养蚕,浴茧缫丝,设立织染局,织染自产蚕丝。乾隆九年(公元1744),孝贤皇后亲蚕,举行了清代第一次皇后亲蚕礼。皇后祭先蚕坛后,如蚕已生,次日即行躬桑,如蚕未生,可视蚕生数日后再行躬桑。躬桑时要奏唱采桑歌。 待茧成之日,皇后亲诣先蚕坛,举行献茧缫丝礼,于织室正殿升御座。蚕母将圆洁的蚕茧献给皇后,皇后选择最好的蚕茧收入筐中,然后献给皇帝。皇后择茧后还要缫丝,将丝染四色,用于绣制祭服之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c274fff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