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歌词李清照

2024-03-16 14:4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剪梅歌词李清照》,欢迎阅读!
一剪梅,李清照,歌词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翻译】

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仅留一丝残香,素白的竹席里透出凉意,仿佛充满秋天的忧愁。我轻轻地解下轻柔的丝裙,(换上秋装,)孤独地登上美丽的兰舟。南归的秋雁从云中掠过,却没有将锦书捎回,只有那凄冷的月光溢满西楼。

容貌如鲜花一样容易凋零,青春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回头。同样一种相思,化作两处的闲愁。难以排遣的,是共同拥有的那份相思之情,刚离开紧蹙的眉头,却又到了烦乱的心头。 【赏析】

《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词的上片红藕香残玉簟秋交代了时令,环境。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同时以点带面,我们可以想象,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荷花凋谢,更让人感受到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瞬间把人带入一幅萧条的画面。可谓:自古逢秋悲寂寥。一个少妇孤独,落寞,在面对眼前种种时孤寂,伤感之情更加浓重。此时,暑退秋来,竹席浸凉,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丈夫离家日久的慨叹。人去席冷,她独守空房的冷清与孤寂。短短几个字,词人李清照的心情已跃然纸上。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为了排遣心中的冷漠与孤寂,词人换上秋装,独自荡舟水上。一个字用得好,一个人的世界,牵挂的是远方。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怎能排遣她此刻的心情,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却独自划舟,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又怎样排遣忧愁呢?这是一种背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双双划舟,共赏美景,一起唱和诗词,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可是眼前只有词人孤零零的一人。

云中谁寄锦书来……月满西楼。时间在流逝,因思念太深,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所以遥望云空,产生鸿雁传书的遐想。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


雁子空回,锦书全无,所以有谁寄之叹,实际是无人寄书,心中愁绪平添一层。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思念之情萦绕于词人心头。

词的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这一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与藕香残”“独上兰舟呼应;启下,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引出相思。移情于物,借景抒情。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人居两地,情发一心。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直接点明了夫妻二人的两相恩爱,足见双方情爱之笃以及彼此信任之深,足见二人两心相印。

总之,这首词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下片以抒情为主,整首词写出了他们分别的相思之情,坦率大方,不轻佻,不艳丽,具体而真实。词中我们既能看到一个少妇真挚的剖白内心的纯真,又能感受到那种无计排遣的爱情。那种爱之深,思之切,愁之苦,情之痴,真可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不愧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1f99fa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