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写的饮食

2022-07-23 05:1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里写的饮食》,欢迎阅读!
唐诗,饮食

唐诗里写的饮食

人间有味

总觉得唐人在饮食方面偏于简单。这可能是我的错觉,但不能怪我,责任在唐诗。

读过的唐诗里,关于饮食的诗句,最令我难忘的是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一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那是描写他到一个老朋友家受到的招待,那顿饭被大诗人写成了千古美餐:是春天,有当令的菜蔬;是雨夜,于是有湿度和气氛;餐桌上有鲜艳悦目的色彩,有朴素而天然的香味。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食欲美、人情美在温暖的色调中交织氤氲。

还有李白,他的笔下满溢着酒香,但是真正的酒徒往往对食物不太在意,是做客,也写食物,他就非常简单:“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雕胡就是茭白,能结实,名叫菰米,可作饭。用白色盘子装了这样的饭,虽然简单到寒素的地步,但在月光下该会有晶莹剔透的感觉吧。

印象中,到了宋代,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苏东坡的胃口好得很,他不但发明了像东坡肉这样的名菜,还在笔下留下了勾魂摄魄的美味。且看他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芦笋、河豚,和竹、桃花、江水相提并论,一起充当了仲春的使者,这首诗不但画意盎然,而且在后两句诗里,苏东坡显示了他不但是一位观察细致的诗人,而且是一位真正的美食行家。河豚吃蒌蒿、芦笋就长得肥,三者之间有内在联系,苏东坡不是随便写写的,每个字都有道理。

在他笔下,早春景象也和美食有关,这是一首《浣溪沙》的下半阕: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古代风俗,立春日以蔬果、饼饵等置盘中送人,表示贺春,叫作春盘。这里写出了春盘的内容,同时点出时间是早春,“雪沫乳花”的茶和“蓼茸蒿笋”的春盘,同为清香之物,超尘脱俗,又有白有绿,鲜明生动,使“有味”“清欢”水到渠成。

清朝的文人中,写吃写得多且妙的,是画、诗、书三绝的郑板桥。他写吃往


往是一派平民风味:“稻蟹乘秋熟,豚蹄佐酒浑”“江南大好秋蔬菜,紫笋红姜煮鲫鱼”“湖上买鱼鱼最美,煮鱼便是湖中水”,甚至连“笋脯茶油新麦饭”也入了诗。

郑板桥还有一副好对联,联曰: 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我很喜欢这副对联,表面上全是静物,而其人自在;纯是素朴,而品格自华。粯子是粗麦粉,这样的茶饭,真是一贫到底了。但是如此清洁自守、为民不谀、为官不贪,且自得其乐,这样的茶饭最干净,吃着最安心。

喜剧《古宅老友记》观后感

这是要害我吗?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会砸死人的。 我在新年假期看英国广播公司出品的鬼怪喜剧《古宅老友记》剧情一开始,就是一对年轻夫妇意外得到阔亲戚留下的房产。这对夫妻原本正四处看房,口袋里只有仨瓜俩枣,不得不挑三拣四,于是被房产中介嫌弃。突然,妻子接到律师的电话,得知她从未见过面、更闻所未闻的继姑奶奶巴顿女爵刚刚以99岁的高龄去世,留给她一座庄园。律师建议他们卖掉巴顿庄园,因为它年久失修,摇摇欲坠,但小夫妻决定搬进去,重新修缮,把大宅改造成精品酒店,借此在社会阶层和经济地位的阶梯上上升几步。

律师额头上的皱纹深得像犁过的田垄,一看就老谋深算。他听那家的丈夫说自己动手修好了家里盥洗槽后面的防溅板,就知道这对客户没见过上流社会的世面。他劝道,维修这栋大宅子,可不等同于一般的修理,不妨先调查清楚再做决定。当然,编剧不能让小夫妻真听了“老人言”,否则故事怎么往下编。

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巴顿庄园取景于萨里郡乡间的西霍斯利庄园,上一任主人是英国颇富传奇色彩的罗克斯堡公爵夫人。庄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纪,十几个贵族、骑士家族在庄园里生活过,这座有50个房间的大宅被翻修过若干次。1931年,公爵夫人的父亲买下庄园,她于1973年正式继承,此时的庄园大宅就像英国的贵族制度,垂垂老矣。她无儿无女,平时只使用其中5间房,别的都锁起来,任其衰败颓落,再无精力维护。2014年,她在差3个月就满100时去世,留下遗嘱,把这座庄园赠给了远房亲戚班伯·加斯科因。

加斯科因是作家、电视制片人,经常拍摄文化历史类纪录片,故而有使命感,勇敢地表示他接受挑战,余生将好好维护这幢建筑,让它继续作为一座非凡的历史纪念碑屹立不倒,并向公众开放。可他这一年已经79岁,该颐养天年了,庄园与其说是一笔横财,不如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财务包袱。他算得上精英阶层,却也是靠稿费、版税生活的,以他的个人资产拯救不了一座庄园。

许多破落贵族,很大程度上是被祖屋拖垮的。首先,房产税就让人轻松不起来。其次,维护老宅子绝对是令人崩溃的苦力活,遇到的问题远远超出想象。庄园要正常运转,所需的费用包括:每年固定的维修费,4万到10万英镑(1英镑约合8.96元人民币);用来保护雕刻、壁画的特殊维修费,可能多达数百万英


镑;屋顶、管线、庭院花园的保养费,等等。至于清洁费,就看主人自己愿意干多少活了。如果需要整体维修,费用更是动辄上千万英镑。还要有园丁、清洁工和其他工作人员,人数数倍于主人的家人,工资数额巨大。

西霍斯利庄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建筑,受到各种官方、半官方的文化遗产组织的监管,和他们打交道绝对是一种挑战。按照法律规定,宅第的主人必须为国家保护这些文物,达到英国文化遗产协会规定的要求。但国家并没有给予他们财政资助或者给主人减税。

加斯科因继承庄园后的第一件事,是寻宝。庄园里宝藏无数,就连卧室门的背面都是艺术大师弗雷德里克·雷顿爵士的代表作《燃烧的六月》的草稿图。艺术史学家早就知道有这幅草稿存在,但不知道它在哪儿。加斯科因在专家的帮助下,遴选出700件珠宝、绘画、家具、礼服和手工艺品,于2015年通过苏富比拍卖行,筹得220万英镑,开始了修缮工程。说句题外话,这笔钱可真不算多啊!那么,收藏珠宝、瓷器、家具和艺术品,到底算不算好的投资行为呢?能为儿孙保住财富吗?

加斯科因成立了基金会,西霍斯利庄园成为对公众开放的欣赏艺术休闲的场所,庄园对外出租,举办婚礼、公司招待宴会,赚取门票钱和租金。英国众多老宅都以这种方式运转。新时代的主人,往往住在侧楼或者门房里,那以前是仆人们住的地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e2ecc55a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