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送杨山人归嵩山》原文译文及练习题

2022-09-30 16:1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赏析-《送杨山人归嵩山》原文译文及练习题》,欢迎阅读!
嵩山,山人,练习题,译文,唐诗

《送杨山人归嵩山》原文译文及练习题

'《送杨山人归嵩山》全诗紧扣诗题,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

达出来,其构思新奇,如镜花水月,亦真亦幻,表现了诗人惊人的创造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送杨山人归嵩山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唐代: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译文

我有万古不坏的仙宅,那就是嵩山之阳的玉女峰。 那挂在东溪松间的一片明月,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杨先生您又要去那里采集仙草,去攫食紫花的昌蒲保持青春的面容。 年底时我将到嵩山之阳拜访您,您可能正在青天上乘着白龙来相迎。 注释

杨山人:姓杨的隐士。其生平事迹不详,李白有《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诗,高适集中

也有《送杨山人归嵩阳》诗,这里的杨山人当同为一人。嵩山:五岳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嵩阳:嵩山之南。玉女峰:嵩山支脉太皇山二十四峰之一,因峰北有石如女,故名。




尔:你,指杨山人。掇(duō):拾取。

菖(chāng)蒲(pú):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根可入药,初夏开黄花,果实红色。相

传嵩山石上菖蒲,一寸九节,服了可长生不老。晋代葛洪《抱朴子·仙药》载:“韩终服菖蒲十三年,身生毛,日视书万言,皆诵之,冬袒不寒。又菖蒲须生石上,一寸九节以上,紫花者尤善焉。”茸:草初生貌。这里形容蒲花。



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当时李白在长安。杨山人大约是李白

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一诗云:“王公大人借颜色.章紫绶束相趋。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唯有君。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在朱紫盈门的境遇里,与之言行契合的只有这位杨山人,可见两人情谊之深。如今这位志同道合者就要离去,诗人抚今忆昔,感慨倍增,因作此诗以赠。



(1)首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

答: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嵩山玉女峰远离世俗的神秘色彩,表达了诗

人对它的向往之情。

(2)有人评价这首诗“口道送别而全无怅意”,请简要阐释。(6)

答:诗歌写友人所去之地清幽宁谧,神秘高远,但开头言“我有”,好像他要去的是诗人

的家,丝毫没有远离的愁绪;(2)想象中友人归山后的生活是恬淡安适的;(2)最后诗人设想自己骑龙访友的瑰奇场景,豪放飘逸。(2)总之,诗人表达了惜别之情,但一点惆怅之意都没有。






(1)从行文看,全诗分几个层次?请加以概括。

(2)明人胡应麟评价李白的这首诗“虽言送别,然不露愁情,一以贯之”。你同意这种说法

?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释。

(3)前人在评论本诗时曾说,这首诗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自始至终不写离愁别恨,而

是用景语代替情语,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分三个层次:前四句写嵩山的瑰奇景色,五、六句想象杨山人归山后采摘仙草的活

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要和他一起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2)同意。前半部分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并以“我有”开头,仿佛友人去的就是自己的家,

毫无远离的愁情;而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也显得恬淡安逸;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虽然传达送别之意、惜别之情,但始终没有流露愁情悲意。

(3) 案:同意。本文中的景语,既为外在景物,也为内在感情。如前四句所写的景色

清幽高远,以此抒发诗人对嵩山以及对昔日遁迹山林、寻仙访道生活的眷恋之情,同 时寄托着隐居者高洁的情怀;五、六句写杨山人归山后的恬静安适的生活,就寓有怀念杨山人和向往栖隐生活的思想感情。结尾骑龙相访的画面,显得豪放飘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0a301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