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总结(28)

2023-02-17 18:2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总结(28)》,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总结,知识,相关,28

理论方法



进化社会心理学(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①试图用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原则解释当代社会问题的理论。②以研究遗传因素在各种社会行为中所起的潜在作用为目标的研究领域。

群众心理学(crowd psychology)①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研究群众心理的特点及其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②早期的社会心理学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和法学家塔尔德、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邦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等,主要研究群众的集合行为,包括去个体化、责任分散、个人空间等问题。

社会计量学(sociometry):亦称“社会计量法”“社会计量”。对人际关系进行测量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论体系。精神病学家莫雷诺1934年提出。其基本假设:所有团体里都存在相当程度的相互作用,各成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与消极人际情感基础上形成一种非正式的组织;种相互偏爱或疏远的关系会显著影响团体的士气和效率。莫雷诺根据以上假设,设计一种实验情境,要求团体成员根据研究者所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标准选择一位或多位同伴。统计结果显示三种情形:(1)明星人物,多票集中于一身;(2)小团体,数人彼此互选;(3)孤独者,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可以用社会关系图表示团体成员相互选择的情形。涉及社会性的变量,易引起受测者较强的兴趣与动机,应用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但要注意测量标准的确定。使用时应明确指导语和测量目的,与受测者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

认知-感情相符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affective):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感情相符的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贝尔逊和罗森伯格(Milton J.Rosenberg,1925)提出。他们认为当一个人对特定对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情感反应倾向时,这种倾向就具有一种由潜在信念所构成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与情感内容相关。

认知相符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consistency):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理论的总称。主要有美国社会心理学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奥地利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的平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19161991)和加拿大裔美国心理学家坦南鲍姆(Percy Hyman Tannenbaum,1927)一致性理论。认知相符概念早先由美国心理学W.J.麦克盖尔提出。麦克盖尔认为,人有一种动力倾向性,其信念、观点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只要他意识到,他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去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这种认知相符观点的基点是把人作为理智人。在这一共同思想的基础上,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展开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并统称为认知相符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的认知相符理论。认为当主体对一个客体同时具有两个矛盾的观念时,便会产生一种消极状态,即认知失调状态,这种状态既是心理上的失调,又是认知上的失调。认为人总是倾向于维持认知因素之间的一致和协调,力求通过改变其中的一种观念或引进一个新因素的办法摆脱失调。

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亦称“P-O-X理论”。奥地利裔美国社会学家海德提出的认知相符


理论。认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使情感或评价之间取向于一致的压力,即个体、他人、态度对象三者之间的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要平衡,若不平衡,则个体会感到不安,并力图改变这三者之间的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个体态度的改变。

一致性理论(theory of consistency):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斯古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19161991)和加拿大裔美国心理学家坦南鲍姆(Percy Hyman Tannenbaum,1927)1955年提出的认知相符理论。是对平衡理论的扩展。认为当个体的态度不协调、不一致时,个体态度的改变倾向于使原来不协调、不一致的态度朝着折中、调和的方向移动,以此来减少或消除个体内心的紧张与不安。人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如“我敬佩我的老师”和“我喜欢打扮”),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老师表示赞成”或“反对打扮”),前者成为信息源,后者成为信息对象,两者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态度,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定关系(“老师赞成打扮”,即正向关系),两者完全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就无需改变原态度;假如信息源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存在否定关系(如“老师反对打扮”,即负向关系),这时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不安或不快。该理论对社会宣传和大众传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态度变化阶段说(stage theory of attitude change):认为人们改变态度会经历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和层次的理论。凯尔曼(Herbert C.Kelman)提出。认为态度变化经历的阶段是:(1)服从。一种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一种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了服从行为。(2)同化。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身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3)内化。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身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身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到了这一阶段,态度才真正地形成。

认知反应理论(cognitive response theory):认为认知反应决定人们对信息的态度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格林沃尔德(Anthony G.Greenwald)1968年提出。认为人们在接到来自他人的信息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主动思考,这些思考进而决定个体对信息的整体反应。这与个人在长久的社会生活形成的固定的认知反应模式有关,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偏爱选用自身有把握的,习惯性使用的反应模式,选择从自身出发的对自身发展最有利的途径。

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认为人们往往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确定自己的态度、能力和反应的适应性的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费斯廷格指出,在向上的社会比较中,跟那些更社会化的人比较;在向下的社会比较中,作逆向比较。社会比较理论认为社会比较可以为个体提高自信心,并且成为合理自我完善的基础。但当比较建立了不实际的标准,这些功能都会失效。构成社会比较倾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1)人人具有想要清楚地评价自己的意义和能力的动机。(2)如果有评价自己意义和能力的物理的、客观的手段,就首先使用这种手段。如果找不到这种手段,就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判明自己的意义和能力。(3)因为与自己类似的人对评价自己的意义和能力有用,所以容易被选作比较对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869846c6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