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2023-03-24 14:0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欢迎阅读!
探究,实践,小学,科学,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展开呢?我认为应该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回到儿童实践活动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化学科边缘,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协助儿童构建自己感兴趣的并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维场、情感场、学习场,让儿童的学习翅膀翕然张扬、自由飞翔。

一、明确探究主题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所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欲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首要步骤。以三年级学生为例,因为他们问题意识淡薄,教师有必要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问题的思考,利探究主题的形成。

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生活中普遍存有却熟视无睹的问题引导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够通过组织参观访问或引导观察、实验,使学生发现问题,形成探究的主题;也能够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思考,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还能够即时捕捉一些突发性问题实行研究……如《植物种类知多少》的探究活动前,我特别准备了两种花(一种草本,一种木本)请学生闻其味辨其形,并谈谈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因其味道、形状迥异,之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弄个究竟,这样营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出了问题的导向,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可见,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要贴近学生实际,切入口要小些、具体些,这样更受学生欢迎且容易实施。问题的提出是成功的一半,探究主题确定后,教师要即时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充分发表看法,集思广益,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要确定好解决问题的行动步骤,即制定研究计划,教师可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组建研究小组;进而引导学生从研究的具体内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活动过程及所需的大致时间,实行全盘考虑,制定出可行的研究计划。这样做既尊重个性、优势互补,又让学生知道做事要有计划性,因而有利于研究实效的提升。

二、重视自主探究

这个阶段的活动大多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自主展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例如《研究温度计》的第二阶段(探究阶段):温度计里的液柱为什么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医生用体温计为什么不能测量温度?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定的研究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多方调查,并统计学生自己使用温度计情况;请教老师和家长关于“温度计的发展史”等相关问题,利用双休日到书店等地方,查找温度计的种类、由来、用途等,从而懂得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同时也了解古代文化、现代科技,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由此能够看出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方面获得大量信息,获得了丰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而后,我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实行全面解读、筛选、整理、辩驳、释疑,促动学生信息加工水平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仅仅在学生迫切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指点或协调,这也是课程自主性的需要。因为活动的开放,学生在探究中常常会萌发出很多意


外的新问题。如在《植物与动物》活动中,学生提出:为什么施过肥蔬菜能够吃?而人却不能直接食用肥料?为什么动物冬眠?而人却不能冬眠?……学会求知,持续创新持续建构,这正是自主探索学习的价值所在。

三、体验探究价值

强调学生亲自经历,并获得参与活动的发展性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价值追求,从这个点上看,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过程的本身,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经历体验、亲自体验、深度探究”的原则,学生自主参与问题探究与解决的全过程,亲自探究的艰辛、收获的喜悦。例如《使用多种材料实行的小制作》之一主题活动,学生经历了:(一)确定主题,制定计划(12课时)(二)自主探究并解决制作过程中疑难而新鲜的问题(57天)(三)自行设计各种各样“佳作”,畅谈“实行现小制作”的奇思妙想(23天)(四)完成主题活动的自主评价(12课时),这样一个“长时历练”在上述各种特定“履历情境”中,学生积极进取,实实在在的收获,处理各种信息,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分享,在活动过程中获取了宝贵的情感体验。

四、构建自主评价体系,引导自主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动学生发展、教师提升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根据这个指导意见,我从两个方面实行综合实践活动效果评价研究。

首先,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实行自我反思性评价。针对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内隐性因素,设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表,强化评价的感性理解,鼓励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教师或家长根据观察学生活动中的表现、档案袋中的活动成果等,用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如巧用电磁的实践活动中,有位学生是这样书写自我成长记录的:“这次,我实实在在的学会了正确使用电烙铁,我先把电烙铁接通电源,过了一会儿,电烙铁前段似乎在冒烟了,我拿起它触到小锡盒。咦!触点周围的锡立刻变软了,并通过松香的化合作用自动粘在电烙铁上了,我又马上拉拢了导线与事先绕上数匝导线的铁钉,在它们之间点了几下,有哈了几口气,哈!导线与铁钉牢固的接在了一起,成了一支太公钓鱼的无钩钓竿了!我欣喜万分,我也可以象老师那样,用它来给同学们表演无钩钓鱼的神秘魔术了”……还要定期开展“协商研讨式”评定,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和成果展示出来,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作为师生沟通学习的有利机会,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行为有助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个性品质。

其次,采用量化参照标准进行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引导行为采用模糊评价、感觉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说尤其科学性,如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量化评价仍不可少,从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操作性出发,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要素,我们设计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表,来规范和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表的项目有四块,即目的内容、方式方法、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每块评价项目设置了评价要点、评价标准和观察记录。如活动效果这块的评价是学生自主性、学生能动性、学生创造性。学生自主性评价的标准是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主的思考、设计操作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动性评价标准是主动活动面与主动活动量如何;学生创造性评价的标准有三:1思路设计是否新颖,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fdbeb839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