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下一句才是精华,可惜十人九不知

2023-03-22 11:0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失足成千古恨”,下一句才是精华,可惜十人九不知》,欢迎阅读!
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惜,不知,精华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一句才是精华,可惜十人九不知

人都是感性的,所以很多人常常会因为一些事情而犯错,事后又觉得比较悔恨,不应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脱口而出一句话:“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旦犯下严重的错误或堕落,会成为终身的恨事,当然,现代人说这句话通常也是种调侃,可能并没有犯那么严重的错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这句话还有个下句,也很经典。

要说这句话的出处,先来看一个典故。明朝时候有一个大画家叫唐伯虎,也就是唐寅,唐寅出生的时候家里还算富裕,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小酒馆,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考取功名,唐寅小时候也确实聪明,只是爱玩乐,不怎么用功,后来他的父亲去世,唐寅在好友祝



枝山的规劝下才醒悟过来,闭门苦读,在16岁那年考秀才,一举夺得第一名,29岁的时候,他又考乡试,又考了第一名(解元),两次第一,他渐渐得意起来。




后来,他又到京城参加会试,会试的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都是有名饱学之士,出的题也非常难,很多人都答不上来,只有两个人的卷纸答得非常好,不但切题,而且文辞优美,主考官程敏政见了就脱口而出,这一定是唐寅和徐经的卷纸,这话不巧的是被人听到的,所以考完试后立刻传出了风言风语,说他二人作弊,两人因此下狱。



后来查明,虽然作弊没有证据,但是唐寅在科举之前拜访过考官,还贿赂考官求文,所以即便没有作弊,还是被剥夺了解元的称号,两人也被赶回家,让他们当个小吏,终身不能科举,唐寅回家后非常穷困,他的妻子也和他反目,只能靠卖画为生,就这么过了半生,后来他写了一句诗,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句。

其实这句话是明·杨仪记载下来的,《明良记》原文是:“唐解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e8752895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