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

2024-02-08 01:3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诗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欢迎阅读!
上层,新词,诗句,滋味,少年

【经典诗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词强说愁。”的意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译文] 在我年轻的时候,一点也不知道忧愁是怎样的滋味;只是一味地想爬上高楼,爬得越高越好;并且想模仿那些文人墨客,原本毫无忧愁,却偏偏为了作些新诗新词,而强说自己忧愁。

[出自] 南宋 辛弃疾 《丑奴儿》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1.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层楼:高楼。

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强:勉强地,硬要 7.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8.欲说还休:想说而最终没有说

9.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 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


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而终于没有说,想说而终于没有说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译文1

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不能说。想说却不能说,只能说,好一个清凉的秋天呀! 译文2

年轻的时候涉世未深,无法体会人生的艰难,不知什么叫做愁,所以总喜欢跑上高楼,是为了能刻意找点悲秋愁绪写进诗词中,勉强自己说:“那愁呀!那恨啊!”

而如今饱受忧患,遍尝人世苦痛,那些不如意的事不提也罢。不提也罢,假如真要说,就说:“好一个凉爽肃飒的秋天啊!” 译文3:

少年时代不懂得忧愁的滋味,一天无忧无虑,总喜欢登上高楼,向远处眺望。喜欢登高远望,是为了填一首悲秋的新词,其实既没有愁,也没有恨,而是勉强自己胡乱编排。

现在到了饱经忧患的年纪,完全懂得了忧愁的真正滋味,可是那些不顺心的事,说它又有什么意思呢。说它又有什么意思呢,还是算了吧,倒不如说:“清凉爽快,好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天哪!”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4d19e19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