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中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2022-12-31 06:1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教中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欢迎阅读!
蒙台梭利,幼教,文化教育,融合,传统

幼教中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理论分析,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 初步探索了蒙氏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将两者相结合, 使得教师在工作中更有创造性,更具实践性,做到理论与实 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吻合,努力让孩子在现代教育理念 快乐地感受到国学文化的魅力。

1. 将儿童动力性的尊重与国学“静思意识”有机融合 蒙氏教育讲求家长对孩子不要干涉太多,应让孩子在

个适当的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 教师不要 “指挥”或“命令 而不思则惑”,这两者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我们对国学 的理解确实过于偏颇。

孩子。但是国学中的文学教育讲究“齐声朗读” ,讲究“学

为了将两者有机结合,在区角活动中我们设计了“语文



国学区”,通过书法临摹,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感受文 字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魅力。

独立临摹书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动力性” ,也培 养了学生对文字艺术的感知能力。在思考中活动,在活动中 静思”,是学前教育的有益尝试,也是提升学生国学意识 的要求。

2. 将传统教育“群性”与蒙氏注重“个性”有机结合 蒙氏教育希望老师不要“主动”想去“教”孩子,应该 做个“旁观者”来观察孩子的行为。老师唯一必须提供帮助 的就是设计或制作许多教具,当然孩子也可以自己制作,甚 至鼓励孩子尽


情地游玩及操弄,这就是对儿童最大的尊重。 因为蒙台梭利方法的真正老师就是儿童本身。

那么国学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传输就不可以通过这样 的方法来实现吗?我们认为,除老师诵读学生齐读,老师示 范学生跟读等简单的文学传授方法之外,采用蒙氏教学法也 同样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输。

为了试验这样的效果,我们设计了下列活动。

音乐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孩子在三岁之前听到的音 乐,也许就会终生不忘,深入到心灵深处。而通过古典音乐 的播放,让小朋友们自己设计舞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个 性”与“群性”的矛盾,让孩子们跳出自己的特色。

在书法教育中我们设计了“文字区角” ,让学生自己发 挥想象书写象形文字,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国学书法的艺术 力,而且从中获得了满足。 这种活动既符合蒙氏教学的理念, 又传承了传统文化,是教学有意义的探索。

3. 将国学礼仪教育与蒙氏尊重孩子“秩序感”理念有机 结合

儿童对空间的认知有自己的方法,大人以为的无序是 强权”干涉,大人认为孩子没有礼仪秩序,行为不符合社 会礼仪。对孩子行为的有序培养完全可以和传统文化教育 的礼仪教育有机结合。

在设计区角活动时,我们开设了“过家家”区,但这个 区是“古代”的家。孩子们穿上古装,扮演皇帝、皇后、格 格、王爷、贝勒 ,, 我们反对封建宫廷礼仪,但可以引导孩 子学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内容,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 的魅力,在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升华传统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869577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