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的结婚制度

2023-01-25 15:2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中国古代的结婚制度》,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结婚,制度

论中国古代的结婚制度

在社会变迁的洪流中,婚姻制度如一条纽带贯穿人类存亡的始终,因为它不仅承载者个人和家族的发展,同样也延续着整个人类族群的繁衍。社会学意义上,婚姻制度不再是单个人的行为,而是具有深刻社会内涵的大事,它的重要性决定了人们对待婚姻绝对不能儿戏,因为它决定着每个封建政权的稳定甚至存亡。

这也是每个时代的统治者都不厌其烦地对婚姻制度进行申诫,制定法律惩罚不合乎社会发展的婚姻行为的原因。而结婚作为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结婚行为的规范是保证婚姻稳定的前提。

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的统治者对结婚的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都作了详细的罗列,并期望以此来保证婚姻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如在《诗经》《齐风·南山》中就曾有这样的描述,“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得”,这就是对当时结婚条件的反映。

本篇论文意在通过对中国古代结婚制度的综述,来勾勒古代婚姻制度的框架,并希望通过对古代结婚制度中优秀部分的借鉴来完善今天的婚姻家庭法。本篇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对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进行综述,考察婚姻制度中结婚这一环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从而为正文讨论中国古代的结婚制度埋下伏笔。

正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的结婚方式,如掠夺婚、代价婚和聘娶婚的沿革作一个简单的梳理,为下文剖析结婚制度的内涵和法理基础作一个铺垫;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归纳中国结婚制度的内涵及其法理基础,本文认为结婚不仅仅是单个人的行为,同时承载着人类族群繁衍生息的丰富社会内涵,其法理基础是对结婚这一社会行为进行规范能够促进婚


姻的稳定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第三部分,通过归纳梳理中国古代结婚的积极条件如婚龄和消极条件如同姓不婚,来重现中国古代的结婚制度;第四部分,在前面的基础上探讨结婚的礼俗,详细阐述婚姻“六礼”的内涵以及婚书和聘财对结婚的意义;第五部分,在完整勾勒我国古代结婚制度的基础上,汲取中国古代结婚制度的优秀部分,完善我国现行的结婚制度,如古代结婚的禁忌“有生理疾病和未达婚龄者不宜结婚”;此外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借鉴有助于维持婚姻的稳定。

结语:总括全文,指出结婚的礼俗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国古代的结婚制度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但是其中有益的成分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从而能够更加完备地构建适合我国当今国情的结婚制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63d5241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