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米有多长

2022-12-31 07:0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分米有多长》,欢迎阅读!
分米,多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分米有多长

作者:窦林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11

【案例背景】

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通过自我的体验、感悟,从而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理解并感受1分米有多长这一内容,我设计了指一指、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四个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兴趣浓厚,也进一步体验、感受、理解了1分米有多长,同时还有别出心裁的个性化表达。

【案例描述】 一、指一指

师:1分米究竟有多长?你能在直尺上指一指1分米的长度吗? 生:(指着直尺)从刻度0指到刻度10

师:你知道这个长度是(1分米),那你还发现1分米就是多少厘米呢? 生:1分米是10厘米,10厘米是1分米。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这样的1分米,那除了从0刻度到10刻度是1分米,你在这个尺子(课件中)上还能指出其他的1分米吗? 11厘米到11厘米也是1分米。 2:从2厘米到12厘米也是1分米。 二、画一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分米,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直尺和铅笔来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投影展示) 1:没有标端点。 2:没有扩线和标长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有端点、有扩线和标注了1分米。 三、比一比

师:如果用大拇指和食指直接表示1分米有多长,你会怎么表示?

生:(比划)可以借助尺子,大拇指指着0刻度,食指指着10刻度,这样长度就是1米。

师:快速做出表示1分米的手势,然后将手势固定住,你觉得这个手势像什么? 生:像枪,像八。

师:看老师做一个造型。(摆pose造型)这个手势摆出来的长度就是1分米,有趣吧! 四、找一找

师:刚才大家觉得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摆出来很酷,接下来我们要开展一项小组活动,那就是找一找、量一量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小组汇报并展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1:胶棒长度大约1分米。 2:用过的短铅笔大约长1分米。

到此,我以为没有了小手,结果还有个孩子坚持举手,于是我请他发言。

看着他认真地用直尺在脸上测量,并汇报的脸大约宽1分米,老师和同学们都笑了。 师:大家觉得这样理解1分米的长度有趣吗?

1:我觉得很有趣,这样看上去更加好理解了,下次我忘记1分米有多长,只要用两个手指测一下我的脸宽就行了。

2:每个人的脸宽度不一样,我刚刚量了我的脸宽度大约12厘米,也就是1分米多一些。

师:是的,有些同学的脸宽度不同,但这样有趣的测量和记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同学真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测量,更可贵的是他勇于分享他的发现,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学习过程,大家是不是给他表示表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热烈的鼓掌) 【案例反思】

一、精心的预设才会实现学生精彩的生成

这节课导入时,有的老师从认识毫米开始,也有的从认识分米引入,但不管怎样,大多数也是有指一指、画一画、找一找、比一比的环节,但我在课前充分考虑了二年级孩子喜欢通过直观的学习和操作来理解这样的概念。因此,备课中,指一指环节我不仅让学生指出刻度0刻度10之间是1分米,并通过追问,还有从哪儿到哪儿也是1分米,进而让学生在不同中找到相同,那就是1分米=10厘米。画一画的环节,我主要关注三种不同的学生画法,第一种是能画对1分米长的线段(没有端点),第二种是能画对1分米,也有线段的端点,第三种是不仅画对1分米的线段,并且用扩线和数据标明,这样更具有代表性。比一比的环节,既是对1分米的形象表达,也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在头脑中建立1分米找到感性素材。找一找环节,我特意让学生测量了一些物品,有的学生拿出了自己用过的一段铅笔大约1分米,还有一个孩子测量了自己脸的宽度大约1分米,这些没有预设的部分,结果精彩的生成,也让我感叹,没有学生做不到,只有学生想不到,知识真的不是靠教师教会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去发现和领悟的。

二、有序的操作才会促进学生思维的生长

小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是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在教学认识分米时,我始终抓住“1分米有多长这一概念的理解,设计了四个环节(指一指、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的操作活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经历过程,从而形成表象,建立正确的概念,并形成了胶棒、我的脸宽大约1分米这样的符号。另外,在指一指的环节,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刻度尺上连续长度是10厘米就是1分米,反过来1分米=10厘米;在比一比环节,学生通过手势比划1分米,能很快地联想到手枪、八等形象的比喻,以及照相摆pose的手势。后面的练习中还通过填写杯子的高大约1(分米),钢笔长约13(厘米),进一步理清概念的不同对应实际的单位,并且还比较了这两个长度的大小,学生很快联想到进率关系,也清楚地说出判断理由。在经历了四个环节的操作后,学生的理解不断深入,思维也在不断生长。 孩子的语言永远充满童趣和睿智,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创设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编辑 谢尾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6494c5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