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实施策略

2023-05-08 19:3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实施策略》,欢迎阅读!
地理教学,读图,培养,策略,高中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实

施策略

摘要:高中阶段已经进入了学生学习备考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学生必须要具备综合学科能力,才能使他们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地理学是一门非常考验学生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学科,学生不仅需要把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解决各种各样的地理问题。不仅如此,还要重视根据图像来进行知识点的定位,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和新素质培养。然而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里,我们通常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的读图能力还存在问题,本文立足于这一现实背景,针对学生读读能力的养成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策略分析

要想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必须着重分析如何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养成。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教师要不断强化对于图像的细节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图像来进行位置分析,思考题目当中所定位的核心考点。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使学生对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在遇到图像的时候,能够及时调用知识进行微观的细化,最终促进他们合理的进行地理问题突破。文章立足于这一核心观点,首先探究高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如何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养成。

一、高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缺乏图形分析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活动观察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事实上是缺乏图形分析能力的。具体表现为当学生看到一幅地理图像的时候,可能很难快速定位这幅地理图像来自于哪个地理区域,也就无法定位到题目当中所需要考核的核心知识点是什么。不仅如此,可能学生在看到一幅图像的时候定位相对


模糊,这会导致学生对题目当中所涉及的区域认识错误。最终致使他们整个题目完全错误。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现象在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活动里还相对普遍,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于区域的把握还不够牢固。教师必须要着重对学生进行区域思维的培育,不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精准的地域定位能力,确保学生结合题目条件能够快速分析出准确的区域。

(二)部分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养成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在曼城的教学活动里去进行深入细致的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当中逐层深入,逐渐明确对于不同地图的把握,在脑海当中形成清晰的印象。但是我们通常可以发现一些教师并不太重视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培养。就比如说教师可能更加重视对题目条件进行分析,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题目当中所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教师会认为最基本的读图和理解能力是学生的基础问题。一遍又一遍的要求学生对照不同的地图进行记忆。然而学生是否真正将记忆工作落实到位又不得而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对学生读能力的养成。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里要把读读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位,不论涉及任何题目,都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图像一遍又一遍的字体分析,在漫长的日积月累当中才能促进学生读能力的有效培养1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对地图的基本认知,还需要使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图形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除了地形图之类的基础图形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记忆更多的图象,如气候分布图、农业图等等。但是记忆始终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学生无法真正以上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采用游戏化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就比如说针对同一幅图形,教师可以展开记忆竞赛活动,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派出两到三名代表,根据教师随机指定的位置来回答相关问题。这种竞争的形式使学生的背诵记忆增添了一个


有趣的环节,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基础记忆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读图能力养成培养坚实的条件2

(二)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在高考当中地理教学的命题也更加多样化,这意味着学生所遇到的图形不再是单一的,所以学生本身还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运用现有的知识合理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类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就比如说当学生掌握了不同气候的主要特点之后,它们就能根据不同气候的主要特点来推测一些地区的养殖业、降水、温度等情况。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将自身的基础知识和题目当中的条件进行有机结合,根据题目给出的线索,迅速了解题目所考核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于题目的深度把握。因此教师可以在每一次遇到地理图形问题的时候,先让学生去解读题目当中的关键知识点,根据关键知识点去猜测图形当中所蕴含的信息,然后再和学生一起进行深度问题解决。

结语:综上所述,在地理学习活动当中,读图能力是学生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有效培养。一方面教师要强化学生对于地理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知识来推导出图片当中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题目的关键因素来进行核心内容的把握与解读。只有做到这两个方面的有机融合,才能全面推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沈丹丹.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205):174-174.

[2]陈海静.浅谈对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思考和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9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b0747aa4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