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与钟子期

2023-01-10 07:04: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俞伯牙与钟子期》,欢迎阅读!
伯牙,子期



俞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①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

[注]①伯牙: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善弹琴,作有《高山流水》等曲子。 探究练习

1.对下面句子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在高山 志:心意

B.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阴:山的南面 C.卒逢暴雨 卒:同,突然 D.初为霖雨之操 操:曲调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卒逢暴雨,止于岩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B.善哉!子之听夫/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乃援琴而鼓之/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3.我国古代传说中记载了许多如同俞伯牙一样身怀绝技的人物,以下四个人物,其绝技分别是:射箭、相马、解牛、唱歌,请你选择对应正确的一项。 ①庖丁( )②伯乐( )③韩娥( )④养由基( A.①射箭②相马③解牛④唱歌 B.①射箭②相马③唱歌④解牛 C.①解牛②相马③射箭④唱歌 D.①解牛②相马③唱歌④射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俞伯牙每次演奏曲子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够猜到他演奏的声调,并准确地说出俞伯牙所演奏的曲子的名称。

B.俞伯牙在泰山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被阻止在岩石之下,心情悲切,于是抱着琴来弹奏。

C.由此故事而演绎出的现代版的高山流水觅知音佳话,人们又是特别地津津乐道! D.这篇故事,不仅表现了俞伯牙演奏乐曲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朋友之间的心心相印和情感共鸣。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②吾于何逃声哉!

1.B(阴:山的北面。)

2.C(第一个,顺承连词,可译可不译;第二个,表转折关系,译为。) 3.D

4.A(应该是钟子期都能够透彻地理解他的志趣,而不是准确地说出俞伯牙所演奏的曲子的名称。) 5.

①俞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必然能够领会到。 ②我怎能逃出你的听觉呢! 译文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开始弹绵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bf6c765b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