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航天精神

2023-02-13 18:0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航天精神》,欢迎阅读!
备考,航天,作文,语文,精神

2022高考语文作文备考01

航天精神

引言: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诗人屈原的《天问》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探索宇宙的渴望,上古神话仙女嫦娥奔月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星移斗转,岁月变迁,新时代的中国科技工作者创造的惊人奇迹昭示中华民族飞天揽月终圆梦。飞天梦能够实现,是源于航天精神的巨大力量,我们要将这蕴含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拼搏不止的航天精神传递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航天事业会更加快速地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会迈得更大、更远。展望未来我辈应勇于履行使命,主动担当,勇于以航天精神传递不熄“火炬”。



时评优选

以航天精神传递不熄“火炬” (题目即观点,充满力量。)

①近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新时代领路人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开篇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引出航天话题。)

②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意义: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

③以探索之心刻下火星“脚印”。以“天问”作为工程名称,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从2020723日成功发射揭开我国地外行星探测新篇章,到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首次拍摄火星高清影像……短短10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天问一号”创造了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多个新突破,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重要性分析。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影响之一:以探索之心刻下火星“脚印”。)

④以科技自立激发不竭“动力”。有着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决心,无论探索太空还是推动各领域科技创新,中国都将不惧任何困难和挑战。这次“天问一号”经历了探火旅程中最为凶险的“黑色 9分钟”,但中国航天器首登火星就毫发未损过关,这背后凝结着航天人昼夜不息的执着攻关、卓越创新的精神。这也启示我们,只有弘扬科学精神,瞄准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坚持补齐短板、跟踪发展、超前布局同步推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才能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重要性分析。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影响之二:科技自立激发不竭“动力”。)

⑤以航天精神传递不熄“火炬”。航天事业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航天梦也是强国梦。“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探路、“天问”启程……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弘扬航天精神,就是要秉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气神,紧盯最先进水平发力前行,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去探寻未知世界的奥秘,在接续奋斗中建设航天强国,在笃定前行中成就事业,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重要性分析。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影响之三:以航天精神传递不熄“火炬”。)

⑥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只要牢记初心使命,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让探索太空的脚步走得更稳更远,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呼吁展望,唤醒责任。)




【思维串联】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我国有很多大国重器的名字,都充满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嫦娥”,寄托了中华民族世代对月球的无限憧憬,一个民族的千年梦想化为了现实;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被命名为“蛟龙”,寓意让“中国龙”游向深海探秘海底世界;暗物质探测卫星被命名为“悟空”,期望它能不畏艰难,在茫茫太空中以“火眼金睛”探测出暗物质粒子;国之重器核导弹取名“东风”,源自《红楼梦》中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展示了中国国防科技不可战胜的信心和力量……

那些古代的幻想,在前辈的努力下正一点点变成现实。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悠远的古老传说塑形于“当代神话”,让独特的“中国式浪漫”薪火相传。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审题时,第一段中的“嫦娥”“蛟龙”“悟空”“东风”都和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有关。再结合第二段中富有想象力的“传说”即“中国式浪漫”,更是典型的古老文化。薪火相传,传的是学问技艺,材料中指的是我国富有想象力的传统文化。关键词紧抓“幻想、现实、科技、薪火相传”,可确定材料意图,围绕“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现代科技,创造奇迹、实现梦想”等立意作文。偏题现象较为严重,只谈“科技梦想”,一点不提“文化传统”的占绝大多数。



参考立意:

1.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 2.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利用现代科技,实现强国梦

3.传承优秀文化,承担责任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 4.传承古老梦想,利用现代科技,让梦想成真 5.坚守文化自信(或传承),坚持科技创新 6.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

7.科技与文化携手,发展与传承并行 8.科技之花绽放在人文枝头 9.科技之光,燃文化之火 10.人文与科技比翼双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32753b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