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标准(部分)

2023-02-23 08:0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科学课程标准(部分)》,欢迎阅读!
课程,部分,科学,标准

课程标准

科学课程以提升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2.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解释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水平,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

4.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逐步形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去对待和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意识;

5.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化对科学的理解,关心科技进展,注重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6.初步形成对自然界的整体理解和科学的世界观。 下面分别从四个方面分别实行阐述。

(一)科学探究

1.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方式,是持续地发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使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

2.经历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研究方案,获取证据,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评价与交流的过程。

3.能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学习与探索活动。 4.掌握观察、实验、收集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二)科学知识与技能

1逐步加深对以下自然科学中统一的概念与原理的理解: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平衡,守恒。

2.理解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理解生物体的基本构造、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以及人、健康、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领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统一和持续进化的观点,理解生命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物质系统。

3.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理解常见的物质运动形态,理解物质运动及其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初步建立关于物质运动和物质结构的观点,理解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的意义,会使用简单的模型解释物质的运动和特性。

4.理解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基本情况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理解人类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及其重大意义。理解在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中阳光、大气、水、地壳、生物和土壤等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5.具有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以及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初步技能。 6.具有应用科学知识描绘和解释周围世界的初步水平,以及使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水平。

(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持续提升对科学的兴趣,深化对科学的理解,关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尊重科学反对迷信。 3.求真务实、坚持真理,具备探究与创新的初步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时勇于改变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擅长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1.初步理解科学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又促动科学发展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社会需求是促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2.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社会中的应用,理解科学发现带来的重大的技术发明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初步理解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功能。

3.理解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理解对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又带来新的问题;理解相关准确使用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初步懂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4.理解科学技术不但推动物质文明的进步,还促动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5.注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7517d11a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