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2022-04-11 06:2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二节课程的社会学基础》,欢迎阅读!
社会学,课程,基础

第二节 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学习完本节后,回答以下问题:

那些社会学理论影响了课程的发展?其各自的特点如何? 功能理论与课程

在功能理论来,学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理解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既有地位。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迪尔凯姆与美国的帕森斯。 冲突理论与课程

冲突理论针对功能结构主义社会整合的观点,揭示出了社会变迁引发的社会冲突与权力差异。

解释理论与课程

解释理论认为,学下课程的实质是既有社会结构的宰制与再制。结合四理论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对课程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梳理。

2、试就其中之一的社会学理论对课程的影响进行分析。

1、学校课程与社会结构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有的社会结构制约着学校课程的设计。

2、学下课程与既有的文化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是主流文化的复制与再制。


3、课程研究已经从早期的整合理论走向了冲突理论,从宏观的分析走向了微观的剖析,特别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将课程研究带入了新的时代。冲突理论与课程

冲突理论针对功能结构主义社会整合的观点,揭示出了社会变迁引发的社会冲突与权力差异。他们认为,学校课程的实质是支配阶层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的体现。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马克思与美国的柯林斯,鲍尔斯与金蒂斯。

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的根本是冲突的,权力是有差异的。

柯林斯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与支配阶层的权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传递藉由的身份文化,让学生习得如何使用某种身份的语言、行为、鉴赏能力与价值体系。

鲍尔斯与金蒂斯分析了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认为课程的实质就是要维护支配阶层的权力观、价值观与行为规范,这些东西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在学校课程当中,担当学校教育生产的使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2500f2941ea76e58fa04e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