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设计

2022-03-23 14:5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圆明园,统编,上册,教学设计,毁灭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14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积累“毁灭、殿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了解课文内容。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了解课文内容。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感受作者是怎样呈现圆明园由富丽堂皇到走向毁灭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圆明园》(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和圆明园遗址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关于圆明园的记录片片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圆明园曾经是一座相当华美的园林,但是现在只剩下一片废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学习本课。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结合课文注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生字。

3.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词语表理解词语。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讲解难理解的词语。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段落,尝试给课文划分层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课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紧扣文题。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曾经壮观华美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2.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本课的结构层次,还查找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下面请同学说一说,课文从哪些角度介绍了圆明园。

提示:位置、建筑、文物等角度

师:我们知道,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有过相当辉煌灿烂的过去,那么为什么会毁灭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回答。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师:这一段总领全文,作者开门见山的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看下文。

2.学习第2-4自然段。

1)默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圆明园位置在哪里?由哪三园组成?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②圆明园中有哪些建筑,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引导学生注意描写建筑的词语。 有着各式各样的建筑,这些建筑形制不一、中西结合、包罗万象。

③作者说圆明园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哪些内容?(点名学生回答) 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师:请大家注意这两个词:“上自”和“下至”。这两个词说明圆明园中所收藏的文物历史之悠久,涵盖了差不多2500年的文物。所以作者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课件展示圆明园所藏的部分文物图片)

3.学习第5自然段。

师:前面三个自然段讲述了圆明园光辉灿烂的历史,本段则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请同学们说一说英法联军是怎样毁坏圆明园的。提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为了销毁罪证,他们是怎么做的?提示: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师:请大家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结合前面的内容,说一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通过今昔对比,更能激发读者的惋惜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起反衬作用。

5.让学生再思考:为什么当时的中国没有能力保护这样一座伟大的园林呢? 提示:鼓励学生踊跃回答。 三、拓展延伸

1.课件展示故宫600年特展资料,让学生了解今天中国文物保护的成就,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0193月起一直到2020年底,故宫将陆续推出系列展览,从历史遗存、画器物、宫廷文化、文人雅士、节庆风俗、世界文明、考古发现等方方面面,展600岁的紫禁城和95岁的故宫博物院所蕴蓄的深沉魅力,让世人再次感受中华文化的伟大、独特、深刻。

2.让学生对比圆明园遗址和故宫600年特展,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3.阅读课后“阅读连接”,查找资料,体会它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 【课文小结】

本文用了反衬手法,先详细描写了圆明园辉煌壮观的过去,然后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板书设计】

园林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的毁灭 辉煌的过去 建筑艺术的瑰宝 烧、抢、毁

最大的博物馆、艺术







【教学反思】

本文在教学中先通过纪录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文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讲解过程中插入圆明园的一些图片,避免枯燥的讲说,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意识到圆明园是一座艺术的宝库。然后通过逐层设问,让学生逐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领会课文主旨,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a883f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