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优化高等院校课堂教学之研究与实践——以《财务管理学》为例

2022-12-11 15:4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翻转课堂优化高等院校课堂教学之研究与实践——以《财务管理学》为例》,欢迎阅读!
翻转,课堂教学,高等院校,管理学,课堂

翻转课堂优化高等院校课堂教学之研究与实践——以《财务管理学》为例

作者:贺星星,谢海娟,赵莹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6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完全颠倒传统教学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我校借鉴国内外实施翻转课堂的典型案例,结合国内教学实际,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财务管理学》的授课中,设计构建出适应本校《财务管理学》课程实际情况的翻转课堂本土化模式,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财务管理学;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130-02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以知识为本位”,高校《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大都是先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完所有理论知识,之后再进入实习阶段。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阶段,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学习兴趣不高;而在实践活动阶段,学生又很难将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财务管理实务中,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从而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虚拟交互社区、云计算平台建设与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应用等在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呈现主流现象和趋势,基于以上诸多媒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引入并促进着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借鉴国内外教学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探索适合本校《财

务管理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动我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流程

《财务管理学》课程涉及到财务管理的目标、时间价值、财务分析、财务战略与预算、资本结构决策、投资决策失误、公司并购管理等诸多内容。通过借鉴国内外实施翻转课堂的典型案例,我们结合国内教学实际,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财务管理学》的部分内容授课中,设计构建出适应我校《财务管理学》课程实际情况的翻转课堂本土化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合一循环模式。我们设计该循环模式中的各个模块如下:

1.课前设计模块。在翻转课堂中,授课老师首先需要甄别、筛选、整合和制作相关教学视频和文字资料。我们利用本校校园网的师生互动学习平台,引入了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链接,针对商学院各专业之间的差异,录制了多种版本的教学视频和文字资料。如针对物流专业,我们录制的专题视频包括物流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物流企业的资本预算方法、物流企业的融资等模块;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我们录制了网络财务系统、共享财务系统等模块。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2.课前针对性练习。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授课老师在网络上发布的教学视频和文字资料,并完成相关的课前练习。将有疑问的地方反馈在网络上,同时记录学习收获以便在课堂上交流。如我们在货币的资金价值模块中,设计了计算银行不同形式存款、贷款的利息等课前练习,通过合理设计课前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识完成向新知识的过渡。在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校园网的师生互动学习平台提供帮助。通过留言板、聊天室等方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实时互动,解答疑问,交流观点。


3.成果交流。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后,需要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成果交流平台,如汇报会、辩论会、报告会、展览会、小型比赛等。有时我们也会采取翻转交流的模式,让学生先在课前提前制作好相关汇报视频或文字,并共享至网络平台,以便教师和同学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和讨论。

4.反馈评价。因为翻转课堂注重于过程教学,故学习效果的评价也趋于多样性。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评价中,我们邀请了学科专家、授课老师、同学及学生本人共同来完成评价,通过为不同的评价者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出课程学习的总成绩。我们的评价内容既包括具体的评分,也包括他人的点评和自己的总结,做到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

二、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

较之于传统授课模式,翻转课堂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组织、课堂内容、技术应用、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被动学习,而翻转课堂则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教师课前发布各种多媒体资料、布置案例任务、后期指导点评等方式,将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为主。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形式的翻转,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填写的反馈调查问卷,82%以上同学非常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原因集中在“学习效果好”、“学习效率高”、“能激发思考”、“能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等方面。但也有7%学生反映班级人数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流和学习的效果。

三、翻转课堂的实践意义

我们本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同发展为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通过在我校《财务理学》课程中的部分模块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具有如下的实践意义:

1.优化《财务管理学》专业课程建设,打造专业特色。《财务管理学》课程是我校商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其课程体系的建设能直接反映商学院各专业课程建设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素质的核心环节,也是衡量本科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主要针对《财务管理学》展开研究和实践,对于丰富和完善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培养适应“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创新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形成学科专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

2.探索融入综合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在《财务管理学》课程中适当引入教学视频、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堂分组任务、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和课外探索性学习,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为我校其他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与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3.颠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翻转课堂主要借助于虚拟交互社区、云计算平台建设与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应用等信息技术,构建出极具针对性的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并由授课教师、同学和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此外,我们通过校园网师生互动学习平台对我校师生开放《财务管理学》翻转课堂的相关资源,推动学习型校园文化的建设。

4.提升师资综合素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课前资料的甄选,也需要教师具备全面而扎实的学科知识来对学生进行及时、中肯的点评。特


别是在信息技术方面,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利用VCJAVA等高级程序语言以及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通用多媒体工具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能够将知识点、图像、视频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包含在课件之中,形成图文并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因此,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之后,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慕课培训,并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来搜集、制作和维护翻转课堂的网络资源,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5.扩大毕业生就业率。通过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希望能推动我校商学院不同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改善各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张陶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的审视与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08-210.

[2]教育.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EB/OL].(2012-03-1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eed001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