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x

2022-04-16 10:1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5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x》,欢迎阅读!
蓝关示,左迁,侄孙,选读,宋词



5.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 响。

2 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 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教学设想:

中唐诗坛流派众多,风格多样,以开拓创新为主要创造倾向。对本专题所选 六首诗歌,可结合诗人的总体风格逐一进行鉴赏。教学方法以自学、讨论为主, 诵读训练贯穿始终。

教学过程: 一、学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 解放注释了解作泽及背景。 2 指导阅读、感悟体会。 3 译释诗句,了解大意。

(1) 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互相译释诗句,圈点疑问。

(2) 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

第五六句写征途屮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 死他乡的忧怨。

(3) 、翻译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4 讨论交流。

(1) 、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 、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

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屮的感受的?

明确:(1)、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

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

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 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 出英雄失落之悲。

5 课文小结

这首诗叙事高度概括,写景境界开阔,抒情真挚动人,三者融合一体,形

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读來令人感慨不已。

面对诗人此种情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以为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

乂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呢?

二、自学《西塞山怀古》 1、结合注视了解作者及背景 2、鉴赏提示




诗人立于西塞山(今湖北大冶东长江南岸)旧时的战垒之上,面对滚滚长 江,

并没有直接描写当地风光,而是引西(益州——今四川成都)接东(金陵一 —今江苏南京),贯今通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一开篇就以苍凉辽远的意境将读

者深深吸引。让秦始皇都害怕的“金陵王气”,在晋国大将王浚沿江东下的浩浩 大军面前,却黯然失色,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历尽艰辛所创基业一朝化为乌有, 东吴政权的垮败转眼间成了历史。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煞费苦心的“千寻铁锁”也不能挽回败局,不情愿地沉入江底,吴军望风

逃,石头城上投降的旗幡早已高高挂起。“沉”和“出”二字分别点出孙吴政 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之颓势和垮败时的惊慌失措之丑态,用的传神精道。东吴 败亡虽是由兴盛走向衰亡的特例,但有了后面“人世几回伤往事”的照应,便有 了普遍意义:不论是什么样的人掌权,若不按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办事,失 去民心这个最根本的东西,都会由兴盛走向衰亡,这是不可抗拒的铁的法则。

“人世几回伤往事”与“从今四海为家日”相互映照,看似平常之语的交

汇,却如天顶之上炸响的惊雷,在遥远的天际久久回响:尽管现今河山一统,四 一家,可是有谁又能保证那令人悲伤的往事不再重演呢?

“山形依I口枕寒流”从字面上看是冷峻无情,实则反映出的是诗人对李唐

王朝“四海为家口”表面繁荣所掩盖的深深危机的深深忧思。

“故垒萧萧芦荻秋”与“山形依旧枕寒流”相叠,让人们仿佛听到看到了

诗人面对浩浩江天发岀的浩浩慨叹:人世真的就不能长治久安,走出“其兴也勃、 其亡也忽”的怪圈和周期吗? 一个“寒”字的嵌入,更是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人 随波逐流的冷静头脑和关注天下兴亡的赤子之情,使得纵论千古的豪放中冋荡 出一股感人至深的沉郁Z气。故而,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本诗:似议非 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道,一生杰作,压倒元 (稹)白(居易)。“人世儿回伤往事”若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尽收笔底。

4 课文小结诗:人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地方格局势力,怀故意在叹今,警

告当权者别忘六朝覆灭的历史教训。

5 后作业

背诵本诗,预习新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71ebb4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