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2022-05-24 12:2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荷塘月色》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散文文体的相关知识。 2、理解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掌握赏析句子的方法。

3学习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二、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掌握赏析句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求理想。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背景简介,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简介 3、学习散文文体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配乐朗读。让学生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扫清字词。 2. 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个人再次对课文进行研读,并划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 夜深人静的时候,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起去荷塘边散步?

明确:“这几天颇不宁静”并点出该句话是文章的文眼,交代


月游荷塘的原因,奠定感情基调。

2 为排遣内心的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么样的?

明确:家——小路——荷塘——家 3 课堂小结 4 布置作业

该文是篇优美的散文,请结合所学内容思考本文在哪些方面体现它的美?

第二课时(详)

(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

提问: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话?

明确:“这几天颇不宁静”并点出该句话是文章的文眼,交代

月游荷塘的原因,奠定感情基调。

(二)自主学习,发难质疑

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增删,并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1、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以46段为例进行赏析)? 2、作者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写景的特色是什么? 3、联系背景知识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写关于江南采莲的事? (三)合作交流,析疑解难

教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问题1:

探究指导: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关键字词、意境创设、描写方法以及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

明确:1)从修辞角度:①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荷花的清新、纯洁淡雅、冰清玉洁)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的修辞手法,用听觉写嗅觉,想象出奇,写出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

2)从关键字、意境创设的角度:③月光如流水般,静静


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化静为动,生动的写出月光的流动感,创造出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优美) 问题2:

探究指导:确立思维方向—寻找答案表述—举例证实。 明确:1)写了荷塘和月色。

2)对景物的描写从多角度进行:对象、远近、虚实结合,想象丰富。 问题3:

探究指导:这是文章的难点,教师参与讨论,寻找问题的突

破口,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明确: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生活的怀恋,也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文章巧妙的将荷塘与月色结合,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镜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借助美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并了解朱自清的其他作品。

2、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校月色》《乡村月色》《城市月色》(三选一) 五、板书设计

1、荷塘月色 朱自清 语言美

荷塘月色 画面美 向往、追求

情感美

六、教学反思

(一)本课倡导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进行学习,那么在这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96c6041711cc7931b716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