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真正的游戏还给孩子

2023-01-09 10:3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把真正的游戏还给孩子》,欢迎阅读!
还给,真正,孩子,游戏

把真正的游戏还给孩子

现代构建主义理论指出,孩子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究、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并且要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我觉得自由活动就是自由游戏活动,自由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其他活动所不能取代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自由游戏活动是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活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决定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即自己决定玩法、和谁玩以及怎么玩,从而使周围环境中的人与事物按照作为活动主体的幼儿所确定的方式与主体构成特定的关系。自由游戏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独立决策、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水平,有益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和培养。

其次,自由游戏活动是幼儿的交往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但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而且也与伙伴以及成人交往。伙伴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来说,具有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师生交往同样重要的,但又不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往能够替代的作用与功能。以语言发展为例,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模仿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而不但仅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为幼儿提供准确的范例,这对幼儿语言、语法的规范化和词汇量的丰富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课堂教学活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幼儿说话的机会是有限的,而且幼儿言语活动主要围绕教师的问题实行,与日常生活中的以社会交流为目的的言语动机、言语活动的方式方法上有一定区别。而自由游戏活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与伙伴交往活动和言语活动,幼儿在与伙伴交往过程中,需要根据交往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调节自己的语言活动,包括说话的语调、音高、词汇与句子结构。这种交往活动,不但为幼儿的言语活动提供了模仿——练习的机会,而且也提供了主动建构——创造的机会与要求。例如,变化不同的语句与策略来表达同一意思,以达到从伙伴手中索要玩具的目的。所以,自由游戏活动能有效地促动幼儿言语及实际交流水平的发展。

既然自由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使幼儿有机会自由游戏,如早晨来园后,课间与课后,中餐后午睡起床后,午点后,离园前都可为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如何使自由活动成为幼儿愉快而有益的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理解幼儿自由活动,处理好主客体的关系。

自由游戏活动,能否真正成为幼儿愉快而有益的活动,取决于成人对待幼儿游戏的注重水准。在如何对待幼儿自游戏的问题上,历来存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放羊式”,即把幼儿自由活动作为幼儿自发自为的活动,是幼儿自由玩耍,不需要成人的指导,自由活动时间为教师放松和休息的时间。一种是“导演式”,即不顾幼儿的意愿按成人的意图去导演指挥幼儿游戏,过度干预幼儿活动,从而使幼儿活动丧失了作为其灵魂的主体精神,这两者都不可取。

衡量自由游戏的质量标准是“愉快”而“有益”。幼儿之所以在游戏中感到愉快,主要是因为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获得以兴趣感、自主感和胜利感为主要成分的游戏体验。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这种体验,教师必须准确处理游戏中的主客体关系。游戏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而不是教师,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应以不改变游戏动的主客体关系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真正在游戏过程中感到“愉快”。 二、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

游戏活动要成为有益的活动,有赖于教师为幼儿创设的游戏环境的丰富性与有益****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需要,既关系到游戏活动是否愉快,又关系到游戏活动是否有益。为此,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伙伴交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使他们能够自由地使用语言和非语言手段与伙伴交往,共同游戏脱离幼儿的实际交往活动,灌输给他们大量在实际活动中很少使用的消极词汇,对于幼儿言语和交际交流水平的发展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促动作用,仅靠“上课”教不会幼儿说话,所以,必须在一日生活中保证幼儿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交往与游戏另一方面是指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这里主要是指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因为,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在活动区的游戏活动是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有益经验的活动。所以,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显得至关重要。活动区材料的投放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为不同活动区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活动区要根据幼儿发展目标设置,发展目标不同,活动区的游戏内容和所


投放的材料也应不同。

2、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教师对班上幼儿的发展情况要了解,要根据不同的发展要求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让幼儿通过不同材料的操作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3、为幼儿的不同兴趣和需要投放材料。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和需要往往反映在游戏中,只有了解幼儿对游戏料的兴趣和需要,才能使材料的投放有目的性。

另外,活动区游戏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幼儿发展目标,水平水平和游戏情节的发展而随时添加、调整和更换。教师要因地制宜,广开渠道,为幼儿搜集数量多,种类丰富的材料,使活动区游戏展开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注意观察,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

自由游戏虽然是幼儿的自由活动,但我们不能把它作为幼儿自发自为的活动存有,而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保证幼儿自由活动的需要与机会,但是这并不等于盲目崇拜幼儿活动的自发性,对幼儿游戏能够不施加任何有目的的教育影响。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直接关系到游戏活动的“有益性”。所以,幼儿游戏间并不是教师休息的时间,恰恰相反,是教师的工作时间。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与了解幼儿与环境(包括材料与伙伴)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特点,注重幼儿之间发生的冲突,敏感地感觉到幼儿需要教师协助的问题,在确认有干预的必要性时,把握好介入、干预的时机、方式,提供适当的指导,使游戏活动真正成为有益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活动。

自由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种“严肃的工作”他们把“严肃”的目的与游戏过程中快乐的情绪很好的结合了起来。幼儿自由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教师是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教师是幼儿园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教师是儿童游戏进程的支持者。教师是儿童游戏发展的引导者。最后,教师一定是幼儿园游戏的参与者。因此,真正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把真正的游戏还给孩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be9e9587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