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左思的《咏史》诗

2024-02-01 10:12: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评析左思的《咏史》诗》,欢迎阅读!
左思,评析,史》诗

评析左思的《咏史》诗

东晋左思《咏史》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文学批评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史开始向自觉阶段过渡。作者以比兴手法,讽刺了西晋黑暗的现实,借咏史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报国无门的悲哀,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这首诗也成为后人用以衡量诗歌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最早标准。其特点是托古讽今,借古人古事来说明现实的道理,并以历史事件或故事中的人物作比喻,针砭时事,以抒发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

然而,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人创作的思想性格来看,这首诗的主题并非仅仅是个人的不幸,而是借此抒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改革时弊的愿望。这就不能不使人想起庾信的《小园赋》和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同样是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个人感慨,但却具有不同的旨趣和风格。可见,左思的这首《咏史》诗,既继承了“美刺”的传统,又注入了作者本身的情感和思想,因而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咏史》诗主要反映了西晋末年政治黑暗、宫廷倾轧,以及司马氏大权独揽,残暴地统治人民的社会现实。诗中所咏的人物都是封建帝王,以贾充、贾后、贾谧为最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贾后毒死太子事件,贾谧废皇太子司马遹事件,贾后为夺取权力而杀戮其余诸子事件等。在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交错中,形象地展示了东晋王朝的腐朽。诗人由于怀才不遇,因此用“东门贾后”“金谷少年”“长乐潘妃”等人的遭遇来比喻自己的怀才不遇,从而



- 1 -


也反映了司马氏集团的黑暗统治和司马氏与外戚集团争夺政权的斗争。

艺术表现上,《咏史》诗也与左思其它诗作一样,形式采用四言诗体,整齐划一;语言简洁质朴,不加雕饰,准确生动,凝炼含蓄,运用了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借古讽今,内容丰富。这首诗从题材、构思到语言都带有鲜明的文学批评色彩,作者不仅把咏史看做是“比兴”的手段,同时还将其看做是讽刺的目的,认为西晋的政治混乱乃至覆亡,是可以预见的。全诗八句,前六句叙述事实,后两句作结论,夹叙夹议,逐层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整首诗章法谨严,辞采富丽,对偶工巧,韵律优美,堪称一部杰出的文学批评范作。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7933f22b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