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外阅读经验交流

2022-04-04 16:0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课外阅读经验交流》,欢迎阅读!
课外,经验交流,语文,阅读

让“阅读”变为“悦读”

——小学语文课文阅读经验总结 宣堡中小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这是宣堡镇中心小学的一幅关于读书的宣传标语。古人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万卷,浸润的不只是笔下文字,还有灵魂。一部好小说,一篇好文章,会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小学生是处于爱好模仿的年龄,一个他们感兴趣的人物他们就会极力去模仿,要比老师生硬的说教,家长粗暴的体罚效果好上不知道多少倍。从这一层面上来关注课外阅读,就应该特别强调阅读空间的自由性与广泛性,视人性化的阅读。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校在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方面所做的尝试。

一、贴近实际,加强指导

农村孩子的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是不乐观的,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布置阅读任务,让孩子“自由”地去阅读。而应根据实际,加强指导,推荐合适的篇目,教给方法,制度保证,孩子才能有阅读的动力,才知道我应该读,才知道我应该怎样读。

1、推荐阅读书目。

读书的重要性学生都能明白,可是要想让学生自觉地读书,甚至爱上读书却并非易事。激发兴趣,是坚持课外阅读的动力。例如,学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学生就很想知道鲁宾逊在荒岛上发生了哪些具体的故事,于是老师就推荐学生阅读《鲁宾逊漂流记》。学了《爱如茉莉》,就推荐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等等。这样,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书籍或文章,或其他有益的书籍,学生就很“悦读”。自己爱看的书,看得很投入,收获也就更大。

2、教给阅读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保证。在阅读的世界里,光有兴趣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指导课和平时的教学中,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书采取什么样的读书方法,什么样的时候运用什么样的读书形式是很有学问的。我们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但是,必须保证他们的阅读是有


效的阅读。当然我们会把具体的方法告诉学生,例如朗读法、默读法、浏览法、笔记法、想象法、拓展法、摘抄法、背诵法等。

3、保证阅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安排了语文早读时间,此时教师可安排学生自由朗读。午间可以让学生休闲式地看看课外书。晚上,学生可以阅读从图书室或班级图书角借来的书。双休或寒暑假,老师则会安排学生在家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并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4、尝试读写结合。

我校让学生边读边做读书笔记,可以摘录好词好句,好的情节、片段,还可以将这些好的片断背诵过来,将其消化吸收为自己的知识,甚至也可以自己来续写童话,帮他们把写得好的文章发表的班级的“芳草地”一栏里。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定时开播。广播稿由学生撰写,内容是校园内的新人新事。有时也借助广播向全校学生推荐好的图书或介绍好的读书方法。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与阅读紧密相连,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也就容易多了。

二、展示交流,力求长效

课外延伸阅读,尽管属于个体行为,但仍有共同的目的——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汇报交流有其必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收集资料,汇总信息,结合课堂教学、思想教育、班级体建设等环节,让学生展示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展示精彩纷呈的知识信息世界,使课外延伸阅读取得长效,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

1、阅读课的汇报交流。

每当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认真阅读了推荐的课外读物或文章时,老师便适时地开展一次课外阅读汇报交流课。这种方法对那些平时阅读兴趣不高的学生非常有效。这类学生往往就在自己那种不情不愿中,化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阅读汇报交流课上,还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介绍、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和剪报之类的阅读成果。那些摘抄工整,内容丰富,图案精美的笔记本就成了同学们学习的范本。这样,通过展示读书成果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由对优秀学生的羡慕慢慢地转化成一种向上的内动力,阅读兴趣也会有所提高。




210分钟的阅读交流。

我校每天下午安排了10分钟的课前阅读交流时间。具体做法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让学生交流在课余读到的好词佳句,好书佳篇,故事童话等。其方式是,让每一位学生,轮流到台前用语言展示课内外阅读体验。例如说名言警句、谈新闻信息、背唐诗宋词、评课外阅读、介绍最近读过的好书等。课前交流以学生为主,但老师始终在场,予以及时的指导。

通过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阅读”“悦读”不仅让书香溢满了校园,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好书,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阅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一个孩子健全的心灵,总离不开科学知识、纯洁文字、活泼思想的滋养。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能力的黄金时期,童年时期从书中吸收到的文化营养和智慧能力使人一生受用。因此,在“阅读”与“悦读”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055e9eaef8941ea76e05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