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常见意象解读:南飞的大雁

2022-08-29 23: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常见意象解读:南飞的大雁》,欢迎阅读!
南飞,大雁,意象,古诗,解读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南飞的大雁

“长风万里送秋雁〞,在黄叶纷飞的季节,仰视万里霜天,一群群鸿雁南飞。多愁善感的文人面对此景,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雁被诗人赋予了丰富的情感。 一、鸿雁的别称

1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2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3云雁楼前晚,霜花酒里春。〔崔国辅?九日侍宴应制? 4.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赵嘏?寒塘?

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 7.正匆匆、楚乡秋晚,孤鸿飞过南浦。〔张翥?摸鱼儿? 8.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汾阴行? 9.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卢思道?参军行? 10.路向南庭远,书因北雁稀。〔崔湜?早春边城怀归? 11寒雁一声过,疏林几叶空。〔常达?山居八咏? 1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3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参军行? 雁在古诗词中称呼主要有三类:

1〕突出其孤单特点的命名有“一雁、断鸿、断雁、孤鸿〞等。 2〕根据其在空中飞翔的特点命名有“云雁〞等。

3〕根据留鸟迁徙特点命名的有“秋雁、归雁、征雁、北雁、胡雁、寒雁、衡阳雁〞等。雁是大型留鸟,秋风渐起,天气转凉,每年秋季奋力由北向南飞回故巢,相传飞到湖南衡山之南的衡阳歇止。“胡〞代指北方或北方少数民族。所以就有了“秋雁、归雁、征雁、北雁、胡雁、寒雁、衡阳雁〞等称呼。 二、鸿雁的意蕴

1.大雁南飞与秋风、落叶等意象构成凄清哀婉的意境。

孤雁的鸣叫声与落日、西风、寒夜、霜天、寂静的秋空等意象相组合,构成了凄清落寞的意境,衬托悲伤孤寂之情。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诗人以问语出之,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风来萧萧之声和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后两句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孤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答复又似答复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无形的秋风清楚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这首诗借景抒情,在风动庭树、木叶萧萧、秋风送雁的凄婉意境中传达出羁旅思归之情。 2.借用鸿雁传书的传说表达思念亲人、渴望归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客路〞“行舟〞,全篇覆盖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以失群的孤雁比兴,自伤身世飘零之苦。

失群之雁倍显孤单凄惶,因此诗人在遭受磨难、壮志难酬、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之时,就自然会以孤雁来表现自己的落寞孤苦。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彷徨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孤鸿在野外哀号,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这四句以动写静,既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又映衬出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诗人在彷徨,孤鸿、翔鸟也在空中彷徨,他〔它〕们见到的只是一片茫茫黑夜,所以“忧思独伤心〞。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绝望、愁闷和痛苦的心情。 4.借失群的大雁比兴,表达对饱受战祸、流离失所的百姓的同情。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布满金河一带地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温暖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土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

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何处是它们的归宿?诗人在尾联中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可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南征而想到北返,再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通过层层曲折转跌,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化。 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深受战争惊扰的边民们流离失所、痛苦不堪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 【稳固训练】

1.简要分析以下诗句中鸿雁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人归落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2


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4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5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答复后面问题。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问题: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参考答案:

1.〔1〕早在花开之前,诗人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抒发了急欲早归的焦急心情。

2〕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快乐心情。

3〕人生所到之处像什么呢?应该像是飞鸿踏在雪地上。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尔无定、世事无常,使人惆怅。

4〕鸿雁在红叶满山的季节呼唤着同伴南迁,而离人却对着黄花遍地的风光沉醉其中,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却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但愿做个好梦,能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5〕“鸿雁〞化用了鸿雁传书的故事,此处代指书信。“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祈一路多保重。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李白的思念与关爱之情。

2.诗人借大雁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乡〔或“游子的思乡〞〕之愁。〔此题是分析意象试题,答题时要有意象名称、意象的特征和意象表达的情感三个要点。〕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4870c1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