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雨中观海棠》刘辰翁词作鉴赏赏析

2022-08-08 03:1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踏莎行·雨中观海棠》刘辰翁词作鉴赏赏析》,欢迎阅读!
踏莎,中观,海棠,赏析,鉴赏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刘辰翁词作鉴赏赏



【作品介绍】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是南宋词人刘辰翁的作品。词人在观海的过程中,爱花、惜花的情感之中交织着家国之忧,凭藉雨中海棠花容艺术意境,表达出自己对美好事物备受摧残的感叹之情,描摹出自己的期待、失望、叹惋、感伤的复杂心境的内心感受。 【原文】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

命薄佳人,情钟我辈。海棠开后心如碎。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

恨不能开,开时又背。春寒只了房栊闭。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 【赏析】

刘辰翁的这阕词是咏物词,描写物象贴切、逼真,不只局限于咏物,而且以借物以抒情,因此这阕词是一佳作。

命薄佳人,情钟我辈。没有直接描写海棠的形态、色泽,却独辟蹊径从词人的观感下笔。这二句和盘托出作者在雨中观海棠的情况,落笔伊始便见出所咏题意,起到了笼罩全词的艺术效果。自古佳人多薄命。情钟句,语出《世说新语·伤逝》,这两个成语、典故,都本来与海棠花无关,此词仅取其字面意义,以薄命佳人比喻风吹雨淋下的海棠花,表达词人此时的惋惜伤感之情。海棠开后心如碎


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扣题面,引出以下词句: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春雨绵绵不绝,洒落在倚栏的海棠花上,红似胭脂的海棠花上雨滴轻轻落下,好像流下不尽的伤春泪水。此情此景,叫人心醉,这几句摹写雨中海棠,自然、贴切,不仅烘托出海棠花开斜风细雨的氛围,又深得雨中海棠的神致,且同时又十分强烈地渲染出全词的感伤情调。

接下来,词人没有继写海棠风貌,而是发起别意。

恨不能开一语,表明词人爱看绚丽的海棠花,希望她早日开放,却碰上阴雨天,所以又说开时又背。阴霾连日,春寒料峭,房栊紧闭,赏花人绝迹,海棠花徒然盛开,令人遗憾。春寒只了房栊闭与上片海棠开后心如碎遥相呼应,写出海棠不幸遭雨,流露出词人伤惋的心情。至此,词人陡然转笔,写出待他晴后得君来句。等到日风和日丽,赏花人再来之时,海棠却已饱受风雨的摧残,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残叶低垂,花容失色,憔悴不堪。结句无言掩帐羞憔,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海棠花无穷的惆怅与哀伤,在羞涩无言的神态之中,意味正浓意犹未尽。它和上片的结句,互为因果,憔悴,它们又和起句密合,命薄佳人是总领,上下片的结句是分承,着意描写命薄的具体内容。可见,须溪写咏物词,十分讲究纵联密笔法的巧妙运用,使全词词意浑然一体,又了然于目。 这词意蕴深远,能引发起读者的无限遐思。词人借着海棠,特别是雨中海棠,又能引发起读者怎样的联想呢沈祥龙说: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


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须溪处宋季,南宋小朝廷长期受到蒙元侵扰,国势衰颓,岌岌可危。词人在观海棠的过程中,爱花、惜花的情感之中交织着家国之忧,凭藉雨中海棠花容艺术意境,表达出自己对美好事物备受摧残的感叹之情,描摹出自己的期待、失望、叹惋、感伤的复杂心境的内心感受。词人并未说破托息,而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通过曲折深邃的意境,与词人产生共鸣,共同去感受忧伤与期盼之情。这阕词在词风方面也与作者的轻灵婉丽之作不同,而是别具一格。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2-1297)南宋词人。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年时曾跟从理学家陆九渊学习,补太学生。景定进士。廷试对策时,因触犯贾似道,置于丙等。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入元不仕。其词承辛弃疾一派,为辛派词人三刘之一。风格遒劲绚烂。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又能诗文,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须溪记钞》,清人辑有《须溪集》。又有《须溪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79630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