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摄影的价值

2022-04-10 14:2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生态摄影的价值》,欢迎阅读!
生态,价值,摄影

浅谈生态摄影的价值

摘要:生态摄影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产物,是生态文化在摄影领域的集中表现形式。生态摄影的基本属性是科学性,这是因为生态摄影反映的是地球环境中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极其复杂的生态关系,没有科学和真实来保驾护航,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学知识的普及为生态摄影理念在民众中的传播奠定基础,而生态摄影的发展又必然促进科学知识在摄影大众中的普及。

关键词:时代;生态摄影;价值

当前,生态文化正在生态文明社会的诸多方面得到确立和发展,生态摄影作为生态文化在摄影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摄影人不再纠结于高富帅美富白的传统表现,而是用手中的武器去和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相结合,行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用拍摄的影像来反映当前社会出现的生态问题,关心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呼吁社会大众来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用影像来映现实、呼唤社会、保护生态成为了生态摄影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一、生态摄影的社会价值

对于一百多年前才出现的摄影来说,人与自然都是可见的拍摄对象,拍摄自然风光的作品大多给人以静止的感觉。但随着环境污染破坏的加剧,自然也不再静止。当人们拿起相机拍摄自然美景时,目的便不再是捕捉自然的美,同时也会预见到自然之美的转瞬即逝,并为未来留存记忆,这样,许多以生态为主题的自然风光摄影就诞生了。

生态摄影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生态美奏响了人与大自然的生命和弦,却又并非自然的独奏曲。摄影术诞生至今,有一大批摄影家都利用手机的相机记录社会现实,以促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无论是在摄影史上还是在社会的进程中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力。从雅各布·里斯到海因,从布列松到史密斯,从解海龙到到卢广等等,他们用相机作为工具,促进着社会历史的变革,推动着社会与民主的进程。

摄影的真正力量在于对社会的改良,作为一个摄影人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担当,使作品具有现实意义。摄影的现实价值直接关系到公共社会生活,它通常关注摄影师对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产生强烈感受的事物。虽然生态摄影并不总是对所有观众都具有吸引力,但它已经在转变社会观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能影响到立法。 二、生态摄影的时代价值

近几年来,有关摄影与环境保护、摄影与社会改良的话题有过很多的讨论,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环保摄影已经超越了纪实摄影的范畴,它不仅仅是传统纪实摄影所指向的揭露问题,同时也指向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说它是一种行动主义的摄影,为变革社会而拍摄的影像。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具有行动主义气质的摄影师,除了可以彰显摄影之巨大力量希望工程,近几年还有为追踪艾滋病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做出巨大贡献的摄影师卢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摄影第一人的奚志农;一个个摄影家和他们的作品,都一再证明着生态环保摄影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王久良的作品《垃圾围城》向我们展现了垃圾包围北京的严重态势。他用 GPS定位的形式,调查和拍摄了北京城边四百多个垃圾场的污染情况,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危害。摄影


师王久良拍摄的《垃圾围城》就像是证据一样,用来证明这个早已存在的事实。他就像一个社会学家开展田野调查,考察垃圾场与周边环境,重建生态平衡。

人与自然,这是人类面临的永恒话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过分陶醉于征服自然带来的胜利中,但是自然界也同样会有一些环境灾难来报复人类。在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环保摄影密切关注当下时代的生态状况,用镜头记录生态环境变迁,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陈建伟指出,用影像来反映现实、呼唤现实、保护生态,这是摄影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生态环保摄影对于生态平衡的重建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生态环保摄影的旨归。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也处在急剧的变革中,各种社会矛盾相继出现,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生态危机也已经积聚显现出来。可以说当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威胁着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存在,生态危机迫使人们放慢脚步,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行动。 三、生态摄影的历史价值

苏珊·桑塔格曾经说过,收藏照片就是收藏世界、收藏历史。一切现实经过时间的积淀都会变成历史,而摄影正是给人们提供了缅怀过去和审视现在的途径。当以数记的生物和生命形式在短短的时间里被摧毁时,毕竟有那么一种装置来记录所有发生的一切······这些照片使我们深藏一份与过去的联系。摄影具有记录现实的社会功能是无可否认的,但同时这种记录当下的功能对后人来说也便成了历史,引发人们对某一段历史的认识和思考,这也构成了摄影最显著的历史价值。摄影具有再现功能,这种对历史的真实再现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存在和变化,这种记录不仅轰动着摄影界,甚至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震撼。卢广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只身前往河南上蔡艾滋病村用镜头记录的那群遭受社会冷落的特殊群体,为我们留下了较为准确的影像记录,使这群艾滋病患者得到了关注和及时救助,同时也在艾滋病关注和防范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一刻。另一位摄影师王福春选择了火车这一每年人口流动量达到几亿人次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交通工具,记录了20世纪中国铁路史上的那段难忘历程,将那个时代的人的形象鲜明的展现了出来。

重建生态平衡,是生态摄影的旨归。生存与毁灭,人与自然,这是人类过去、现在、未来的永恒话题。人是自然与神奇的结品,自然是人类的家园,栖居的地球就是人类生命的共同体。我们这个星球是人类命运的担当者,人类的生存史和自然息息相关。生态摄影在生态危机和生态文化逐渐形成兴盛的时代面前,在后现代的读图时代、消费文化弥漫的时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于是,生态摄影,不仅在于描述一种状态,表达一种情感,更在于通过镜头的力量、定格的画面传达生态内涵和生态理念,使人类意识到生物圈中生态平衡的生态理想。从这一层面上,生态摄影为我们提供了人类与自然关系反思与批判的一个重要维度。

参考文献:

[1]徐恒醇.生态美学[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彭峰.完美的自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小波,侯登科.飞去的候鸟[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ba1a52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