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学科融合教案

2022-03-28 16:08: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学科融合教案》,欢迎阅读!
上册,望月,教案,学科,融合

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学科融合教案

授课年级: 六年级 授课教师: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初步具备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因此在理解诗句意思时放手让学生来完成。这是中秋佳节之时寄友人的一首诗,学生对中秋佳节并不陌生,教学中重在指导学生抓住诗句的意向,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庭院内的月夜秋景、微冷的秋露和冷寂的桂花幽香,同时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象面对一轮明月,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且运用美术知识,用画笔描绘出来。 教材分析:《十五夜望月》是部编版教材下册一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全唐诗》中名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是诗人的朋友,从诗的原题来看,应是思念朋友所作。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3.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PPT 搜集写思念的古诗和传统节日的古诗 教学过程 [思维预热]

1多媒体出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2.以“月亮”为主题自由发表看法

3.你想到的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诵读描写月亮的诗句,引入《十五夜望月》的学习。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展开想象的翅膀,尽快切入主题。 [合作探究]

1.理解题目,了解诗人王建



1)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夜晚


2)王建,字仲初,许州(治今河南许昌),唐进士,曾任昭应丞、渭南尉。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用七言歌行体。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同桌互读,集体交流。

3.重点指导书写栖、鸦两个生字,注意字右面是西”,不要加横。是左右结构,注意书写时笔画的穿插避让。 4.熟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院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在谁家?

设计意图:建构在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结合注释等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翻译古诗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培养断词断句的能力。 [展练提升]

1.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庭院、月光、树、乌鸦、露水、桂花)

2.请同学为我们描述这是怎样的画面?请你拿起画笔画出你想象中的画面。 3,小组内展示完善,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在上一个环节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美术知识构图,在勾画、上色的过程中加深对诗句意境的理解,为后面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打下基础。 [对话思辨]

1.树、鸦、露、桂花都寓意着月亮。面对一轮圆月,诗人在想什么呢?哪一句最能体现他的这种感情?(不知秋思落谁家。)在你读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

(学生可能会想到《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月夜忆舍弟》等思乡诗句。 2.中秋节有哪些习俗?你还知道哪些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


(学生可能会答到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寒食》写寒食节期间不能生活做饭。 设计意图:通过思乡诗句和传统节日的交流,学生的思维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内,得到延伸和拓展。

教学反思: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画面感很强。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我就考虑到可以联系美术知识,让学生用画笔来描绘诗中的画面。学生通过绘画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再在上色的过程中对诗的意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首诗也写的关于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中秋就寓意着思念,包含着传统习俗。学生在搜集思乡的诗句,传统节日的古诗及习俗的过程中,思维也得到拓展延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cdc434ed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