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5,4,3,2加几》

2023-02-14 01:00: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上《5,4,3,2加几》》,欢迎阅读!
年级

5,4,3,2加几

一、关联内容

本节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数的分成、1120各数的认识及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5432加几,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主要通过对学生知识的迁移,交换加数来进行教学,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同时提倡算法多样化,适时的优化算法。 二、备课思路

直观-抽象思想:在加减法的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实物情景图、直观图等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看图说一说算式所表达的意思”,“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算式的意思”等训练。 运算能力:能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利于让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介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运用迁移规律教学例2时,先利用学生计算98,7,6加几和交换加数基础,让学生思考怎样把2,3,45这类小数加大数转换成大数加小数,把4+9转换成9+4,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三、前侧及学情分析

1 前测重点内容

九加几,6,7,8,加几的计算 2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所以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到了凑十法,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87 6加几的加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算题并不是这节课的困难,但对于算法的掌握和算法的优化则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四、课程目标

1. 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够迁移所学知识,用交换加数,凑十法等方

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

五、课堂预设

1. 复习

9,8,7,6,加几的口算题,说一说是如何算的。 2. 故事引入:

以前有一个少年养了一只猴子,在喂猴子的时候,早上给猴子4个梨,晚上给猴子3个梨。你知道这只猴子一天吃几个梨吗?4+3=7

可是猴子发现每天晚上少一个梨,就很不高兴;于是这个少年又改成早上给猴3个梨,晚上4个梨,猴子每天晚上多吃一个梨子,就高兴了。请同学们算一算猴子现在一天吃几个梨?4+3=7(将两个算式对应着写在一起,便于学生观察起特征。

观察:3 + 4 =7 4 + 3 =7 发现猴子早上和下午吃的梨的数交换了,但一天吃

的总数没有变。

3. 出示学习目标:5,4,3,2 的计算方法

出示主题图:


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8个梨,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

4. 学生自主尝试学习独立试做5+8。学生自学后同桌合作学习。(同桌交流并探讨多

种计算方法)

讨论,全班汇报算法。

1凑十法:可以凑5,也可以凑8(把5凑十时要想到几?)

285想到58

3接着数

4数小木棍

这些办法都不错,我们大伙再议一议。你最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为什么?

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5. 完成课本110页上的题目,老师巡视指导(着重收集不同算法和错题)

全班展示,激发知识冲突。

1)让代表说出不同的算法,并加以评论。(在说的过程中,应当着重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鼓励说完整的话。评论中允许其它小组汇报不同看法。 2)统计出多种算法(如:凑十法,交换加数位置法等) 通过比较,评选出最受欢迎的算法。 6. 练习巩固,拓展延伸,课本做一做习题。 7.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困惑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

六、课件板书设计

54,3,2加几 4+3=7 8+5=13 3+4=7 5+8=13

交换加数 凑十法 接着数



七、授课总结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中易产生疲劳情绪。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是快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学生举手发言不够积极,语言表达能力要加强培养,如清楚、有序、简练的表达算理。

八、后测及后测分析

1 后测重点内容

5,4,3,2加几的计算 2 后测分析

大多数学生喜欢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但用凑十法计算时比较容易出错,用接着数计算时容易把两个加数弄混。

九、拓展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df9c88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