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王昌龄其一

2023-10-02 07:2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其一》,欢迎阅读!
王昌龄,军行,其一

从军行王昌龄其一

从军行王昌龄其一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情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军行王昌龄其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军行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注释

古代“榆关”是范围广泛军事防区概念,南至海、北至山,东至山海关,西北抵青龙都山。隋唐时期,榆关作为中原汉王朝防御辽东高句丽入侵重要军事重地,设关扎营,屯集大批兵马。本诗作者是唐人,所用地名也是唐代。

漠北历史上是匈奴、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势力范围。把榆关搬到漠北发明家是现代某粉。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在漠北以武钢车合围单于,从此漠南无王庭一战。

结合史记一段记载:“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卫将军骠骑列传》

事件:“大将军出战” 漠北决战,大将军卫青率五万骑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

环境:“白日暗榆关” 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

战法:“三面黄金甲” 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合围单于,趁风


起时反击。

战果:“单于破胆还” 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逃跑而去。

扩展资料:

从军行王昌龄情感是怎么样的?王昌龄的《从军行》共7首,描写了士子从戎,征战边疆的过程和心情,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从军行王昌龄情感

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

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组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历史背景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汉代,霍去病西征后,基本控制河西走廊,于公元111年设四郡二关,其中就有玉门关和敦煌郡,玉门关距离现在的敦煌市西北90公里。在河西走廊,出嘉峪关后,城市的设置基本是根据水源而建,也就是说,水源控制了从乌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0b93dc87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