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简谱) 编花篮(全国一等奖)

2022-05-03 19:1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简谱) 编花篮(全国一等奖)》,欢迎阅读!
人民音乐出版社,简谱,花篮,下册,一等奖

《编花篮》教学设计

洪艺玲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音版教材第十册第八课《编花篮》

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了解具有浓郁民歌特色歌曲的创作特点。

3、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从中进一步感受具有河南地方特色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运用听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教师:这四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引出课题《编花篮》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中,并引出课题河南民歌《编花篮》)

二、初步感受歌曲意境 1、赏一赏,说一说

初听歌曲,观赏课件牡丹花图片,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教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甚至闻到了什么? 2、朗读唐诗《赏牡丹》,走进歌曲意境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应该先有感受再去体验,让孩子感受到歌曲的美,孩子自然会乐学,爱学,故先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对本首歌曲有一个概念,喜欢上它,进而想去学习它) 三、学唱歌曲 (一)、再听歌曲,感受歌曲中富有河南地方特色的乐句 1、学唱歌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

1)编编编花篮(提示:第一小节就带有河南方言的色彩,演唱时注意前倚音时值很短,四分休止符休止半拍,方言对于民歌风格的影响)

2)那哈依呀咳(提示:演唱方法和豫剧中的甩腔相似,首音加重,演唱时配以豫剧中的亮相动作,甩腔的运用,凸显了河南地方特色) 2、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找特色乐句,学唱特色乐句,跟唱特色乐句这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歌曲,并体验歌曲中富有河南地方特色的曲调,激发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趣味理解歌词

师生配合,用接龙的形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歌词的美,互动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热

情,并在学习中解决附点及后半拍接“嗨”等难点) (三)默唱旋律,了解歌词押韵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默唱,引导孩子们再次聆听,熟悉旋律和歌词。并自主发现押韵,再次感音乐,并初步体验音乐

(四)引导学生用lan演唱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熟悉旋律,引导孩子用微笑的方式唱歌) (五)学习演唱歌词,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示: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1. 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 2. 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提示: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前倚音、难点乐句以及甩腔的延长方法和技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并在这个环节把难点解决。

(六)歌曲处理

1、加入动作,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2、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通过引导孩子创设摘花的动作,引导孩子轻巧地演唱歌曲,进行深层次的歌曲处理) 四、拓展部分

教师:这首歌曲旋律轻快、活泼,被人们广泛传唱

对比欣赏流行唱法版本和民族唱法版本演唱的《编花篮》,从演唱速度、伴奏乐器和演唱形式上进行对比,加以分析。引导孩子热爱民族文化。

(通过感受对比流行唱法和民族唱法,引导孩子们如何唱好民歌)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我们课后试一试能不能给这首曲子加上伴奏,或者能不能编个舞蹈跳一跳。回家试一试好吗?下节课来告诉老师。 六、小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主动地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歌曲,了解更多的地方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42f301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