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水与一杯水》(人教版教师随笔)

2022-12-07 16:31: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桶水与一杯水》(人教版教师随笔)》,欢迎阅读!
人教,杯水,随笔,教师

《一桶水与一杯水》(人教版教师随笔

教师给学生上课时是一定要备课的,这个备课过程就是储水过程。储水越多就越有利于给学生所需的“一杯水”这个道理是所有当老师的都懂得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有的老师不会处理“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还有的老师不知道、也不会储水、备水。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先说怎样储水。语文教师的“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储备起来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读书学习积累,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积累;同时在上课前的备课过程中积累。这里只说教授每一篇作品前大致的储水过程:

1.详尽研习教材,内容章法尽己所能,必须先行领会,不允许在教材还没有看熟时就去看参考书之类的东西。

2.研究教材编写者选此教材的目的,研究教材的哪些章节能够恰当的完成这一目的的教学。

3.查阅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资料、写作背景资料,相关评论,作品的疑难问题。

4.研究教学对象。设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疑难。 5.预设解决重点难点的办法。

整个教学准备过程就是教者的储水过程,教者准备了“一桶水”,但是一定不能全都给学生,如果全都给了学生,那危害是不言自明的。这个道理教师们也是懂得的。可是为什么有的老师处理不好这个关系,把握不好这个“度”呢?我想主要还是对“一杯水”的含义理解得不好。

对学生来讲,这“一杯水”就是作品的重点难点,“一杯水”就是他们渴望掌握的某类知识,“一杯水”就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某个问题,对于编写者来讲,“一杯水”就是一个教学目标,“一杯水”就是培养某个知识能力,“一杯水”就是某一种情感教育。教者由于没有把握好“一杯水”的含义,不能把水给到点子上,有时急于求成把“一桶水”都给了学生,学生不但没能解渴,反倒因饮水过量而导致消化不良。

我们必须摸透学生对“一杯水”的知识需要,必须把握准编写者


对“一杯水”所设定的目标,然后对我们所准备的“一桶水”进行梳理、删减、压缩,将学生所需的“一杯水”及时恰当的给予他们。

这样的“一杯水”才是急学生之所急,救学生之所难。给学生“一杯水”就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一次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备水一桶,仅给学生一杯就是这个道理。那么何愁战役不胜,何愁成绩不高呢。

姜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ac460c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