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豆》完整

2022-08-04 12:0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剥豆》完整》,欢迎阅读!
完整



《剥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剥”,通过上下文理解“敛声息语、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品读文中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感受母亲的用心良苦,从而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会看病》中已经认识了一位母亲,她看似狠心实际上却用心良苦。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这位母亲的课文——剥豆。板书课题,正音“剥”,生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这又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词句可以多读几遍。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词语检查:现在,请你们来展示预习的成果吧!

①先出示:剥豆、利索、执着、沮丧、磨难、凸起、清澈、怜爱(正音)。 ②再出示:敛声息语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眼动手剥、(猜词义)。 谁来读读自由读,指名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课文内容概括。

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请你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回答:母亲和儿子进行剥豆比赛。《板书:母亲——儿子》。请你用这四个词语来填空说说课文具体写了什么事。

一天,儿子突发奇想要和妈妈比赛剥豆,妈妈问儿子是否要比赛时,儿子马上(眼动手剥)起来。接着一场很随意的家务劳动便在母子的(敛声息语)中有节奏地进行着。比赛结束后母亲回顾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才发现实在大可不必。

师:刚才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的障碍,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试着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母子二人对待剥豆比赛的态度。

生说,师板书:瞻前顾后、自信大气。为什么母亲和儿子对待剥豆的态度会截然不同呢 三、走进母亲,品读“瞻前顾后”

1、我们先一起走近这位母亲,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划出的表现母亲“瞻前顾后”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分布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生浏览,师巡视。生回答:8——11自然段。 1)请同学们小声读811自然段,思考:你发现母亲剥豆的速度有哪些变化把相关的字圈出来,再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生回答:慢,快,缓,紧。板书(2)既然是比赛,为什么母亲的动作会发生这么多的变化生回答:母亲心情复杂,充满矛盾。

3)这一连串的动作足以看出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作为母亲,她时刻为儿子着想。现在请你来当当这位母亲,读读这段话,感受她的心理活动的变化。

4)教师扮演记者,采访母亲。

这位母亲,为什么在剥豆时,您的手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因为-----(伟大) 这位母亲,为什么您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呢因为-----(有远见)






这位母亲,为什么您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呢因为-----(慈爱) 这位母亲,为什么您的节奏又紧了许多因为-----(理性)

5)同桌合作,一人当记者,一人当母亲,练习对话。(同桌展示读)

是啊,像母亲这样一会儿担心这个,一会儿担心那个,一会儿考虑这个,一会儿考虑那个,剥豆的速度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就叫做“瞻前顾后”

2、师:作者只用了四句话就向我们展现了母亲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因为作者主要运用了细致详尽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看来我们平时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这样可以让你的文章更出色,更感人!

3.借此,让我们用朗读来赞美这位伟大的母亲吧!指导感情读书,读出母亲的形象来:轻声自由读、师生合作读、同桌配合读、指名二生读,齐读。 四、走进儿子,品读“自信、大气”

1、过渡:在这次剥豆过程中,母亲一直这样瞻前顾后,小心翼翼,这足以证明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啊!其实,母亲需不需要这样让我们来看看儿子的表现就知道了。

2、师:自由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的描写儿子表现的句子,反复地读,再思考: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的儿子。

3、(出示儿子表现的句子。)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

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生汇报交流,说说自己的体会。师生合作读对话。(看时间而定)

过渡:这次剥豆比赛中,母亲不但看到了一个自信大气、乐观坚强的儿子,而且她还收获了教育孩子的哲理。儿子经历了磨炼,在失败中成长了。所以这次比赛没有真正的失败者,而是“双赢”。板书。

于是,母亲最后明白了——(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5、是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路上难免磕磕碰碰,我们只能勇敢面对,对于文中的儿子来说——朗读。(配乐)

6、对我们每一个孩子来说——朗读。 7、对成长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包括老师在内---朗读。

8、让我们背下这段富有哲理的话,让它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里,陪着我们一路成长。 9、抄写这段话。 六、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一次普通的剥豆,让我们剥出了真实伟大的母爱,剥出了自信大气的儿子,也剥出了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你们还想剥吗老师推荐你来读读作者毕淑敏的其他作品《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写给女儿们的散文》《血玲珑》。 板书设计:










母亲

儿子

瞻前顾后 自信、大气 (慢 紧) (认真、执着)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c9bf81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