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

2022-12-09 09:1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赏析》,欢迎阅读!
唐诗,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傈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天才李白的天才诗篇。一辈子造梦的李白,造了一个美到极致的梦。这梦万象缤纷,真切可信。因为梦是李白活着的姿态。梦醒了,李白又伤心了。伤心的李白,忽然想起,他造的梦里,是没有权贵的。既然人生如梦,就没必要去摧眉折腰事权贵了。梦是什么?梦是天花坠地;梦是枕席烟霞;梦是无所谓规矩方圆的,只是心的沉浸和慌张。李白用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还有骚体,所有诗的言语,所有李白的言语,遣着他的梦。今生今世,怎么就不能像这梦一样,云霓明灭,日月照耀呢?从“一夜飞度镜湖月”“恍惊起而长嗟”这个梦,除了李白,没有第二人经历过。这就是李白被称为“谪仙”的理由。这诗开头两联,双峰并立,是凤头。中间这么个美梦,是猪肚。末了,切题“吟留别”,是豹尾。就人间的眼光看,也是大好。天姥山在越东,唐时名胜。

以上文字摘自《陈注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选陈鹏举注,陈鹏举为之作的注,他把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比作了李白的一个梦境,梦入梦醒间,李白的那种豪情与不羁也淋漓尽致展现到了我们眼前。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五载(746,李白离开长安的第三年。此时他准备离开东鲁南下吴越,与东鲁朋友告别时写下了这首留别诗。全诗构思奇特,想像丰富,语言夸张多变,美丽流畅。通过梦境的描绘,刻画出想象中的天姥山奇丽明媚的景象,也隐喻了自己不能实现政治理想、怀才不遇的悲愤和执着追求光明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独立不羁,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格精神。李太白诗醇》引谢叠山语:"此太白避乱鲁中而留别之作,然以游仙为是,以游宦为非,盖出于不得已之情"。唐汝询《唐诗解》云:"将之天姥,托言梦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乃知世间行乐,亦如此梦耳。古来万事,亦岂有在者乎?皆如流水之不返矣。"

全诗雄奇豪放,瑰丽飘逸,是诗人继承屈原《离骚》《九歌》风格的一首浪漫主义的优秀诗篇。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唐宋诗醇》卷六:"七言歌行,本出楚骚、乐府,至于太白,然后穷极笔力,优入圣城。昔人谓其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而尤推其《天姥吟》《远别离》等篇,以为虽子美不能道。盖其才横绝一世,故兴会标举,非学可及,正不必执此谓子美不能及也。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

以上的内容是文学大家对李白的诗作的点评,接下来我要谈谈我对本诗的理解和感受。


看到这个题目,我已经想到这是一首关于梦境的诗作,看到作者是李白,李白对我来说是不陌生的,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才华横溢。前几句,“海客谈瀛洲„„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从开便引入梦境,对梦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其中那些宏大场面描写的颇为震撼,“四万八千丈”是有多高?我无从得知,但是从李白的诗句里,我读出了天姥山的壮阔,我眼前不禁浮现出那大自然的瑰美,从语言艺术转变为视觉震撼。自然是很美的,但用文字把自然的那种美描画的如此生动逼真,却很少有人做到。李白做到了,浩气磅礴的诗句,浩气磅礴的场景,字里行间是李白的缤纷梦境,更是他的情感宣泄,这份才情,只属于李白一个人。“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笔锋一转,梦醒如烟。相信大家都会有过做梦的经历,有些梦虽然精彩,但醒来终究会感叹,或者醒来之时,梦的内容已然忘记,喟然叹息的不是梦的绚丽,而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对梦的无法挽留。“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说出了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花开花落,花开又谢,纵然风景如画,终究会化为一抔黄土,随着滚滚流去的江水一去不返。所以,诗读到这里,我已经感受到了李白对待人生的豁达态度,这难道不是我们该学习的么?这其中纵然有一些悲观情绪,但是,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有悲欢离合才是圆满的,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去改变,更应该在更多时候,顺其自然。然而在全诗的最后一句,李白霸气的提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种风骨,这种气节,就融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里。

李白,用他的诗句书写了他的人生。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留下给我们的,便是飘逸潇洒的人生信条。读诗,读李白,感受文化,感受人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5cf514f01dc281e53af0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