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教案

2022-08-06 23:0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采薇》教案》,欢迎阅读!
采薇,诗经,教案

《》是一首以远戍归来的士兵的口吻写下的追述征战生活的诗篇,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情绪结束全诗,悲苦之情感人至深。下面是它教案设计,以供参考。 【学习目标】

1 疏通课文,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2 了解《诗经》的艺术特点,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3 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土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4、反复诵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重点难点】

1.《诗经》六义及重章叠唱的手法是学习要点,赋、比、兴手法的理解鉴别又是学习的难点。

2.诗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学习的要点。

3.有些词句理解起来也可能有困难。 【教学设想】

【学习方法】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一、 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二、理解思想内容 1 学生诵读、翻译。 2、把握内容,理清思路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那么表达了边关和故土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根底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3、问题探究:

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土的思念。 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4 探讨乡思情结的内涵

乡愁出现的场景:《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 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乡思情结的内涵:故土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土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土、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5、明 艺术特点,熟读成诵(再读《采薇》,围绕问题讨论) 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1-3章为一层,表达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

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谈谈你的看法。

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哀; 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比照,突出不胜今昔之感; 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 语调消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6、交流延伸

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 背诵《采薇》

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80a03184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