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022-07-28 12:08:0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一化学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欢迎阅读!
高一,元素,物质,化学,分类

开放市齐备阳光实验学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体积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了解体的重要性质和 实际用。

2 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根据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 判断地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态度。

教学 体的概念及性质 教学难点 体性质的用 教学过程

引入 走在森林里,阳光一束束地透过树木射了进来。很美,可你想过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吗?

这是因为灰尘、陈埃均匀地分布在空气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混合物

—体。

讲解 体、溶液、悬浊液与乳浊液都是由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这样的混合物通称为分散系。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

溶液<1nm 悬、乳浊液>100nm 1100nm 强调 分散质的微粒粒度介于1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称为体,正因为

分散质微粒的大小的特殊性,使得体具有一些不同于溶液和浊液的独特性质。

展示 请同学们观察,KNO3溶液、泥土悬浊液、氢氧化铁体与碘化钾体。 答复 KNO3溶液外观澄清、透明、无色。Fe(OH)3体外观澄清、透明、红褐

色。

AgI体外观澄清、透明、黄色。泥土浑浊、不透明。

活动探究 在盛有HCl溶液和Fe(OH)3体的试管置于暗处,用可见光源照射试

管中的液体,在与光线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现象 1、盐酸溶液无现象。2Fe(OH)3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解释 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 因为体粒子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

射体上时发生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拟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那么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吸收的现象,所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

活动探究 如图219做电泳,观察通电前后现象。

现象:通电后,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红褐色加深,与电源正

极相连的一端颜色变浅。

分析 体带电,在电场作用下向移动,而且估计Fe(OH)3体带正电,因此,

移向阴极,使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红褐色加深。

原因 体分散质颗粒介于1100nm,具有巨大的比外表积,能较深地吸附

电性相同的离子,从而形成带电微粒。如Fe(OH)3体中的粒带正电荷,在通电时粒向负极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

多媒体展示 1各式各样制作精美的豆腐,讲解豆腐的制作工艺。设疑:盐卤既然


喝不得,为什么做豆腐却要用盐卤呢?

2、的三角地带,那么三角是怎么形成的呢,和它 的地理位置有没有关系呢?

3 为什么不同牌子或者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呢?

活动探究 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室中得到解答吧 Fe(OH)3体中滴加Na2SO4溶液 现象:析出沉淀

分析 Fe(OH)3体带正电,均带正电荷的Fe(OH)3体相互排斥,故体均匀、

稳溶液。当参加Na2

2SO4溶液时,SO4能粒所带正电荷,从而使分散Fe(OH)3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这种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说明 加热、搅拌及参加带相反电荷粒的体也会引起体的聚沉。

〔学生恍然〕对于刚刚所举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做出解答。并纠正、总



板书 一、体的性质:

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

知识点击 [渗析]体的分散质微粒粒度介于1100nm之间,这样的微粒能够透

过滤纸,而不能穿过半透膜。半透膜具有比滤纸更细小的孔隙,只有分子、离子能够透过,而粒子教大的体分散质微粒不能通过,因而可以用它将粒微粒与分子或离子别离开。这种操作称为渗析。

小结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分散质微粒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 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分散质微粒直径 <1nm >100nm 1100nm

外观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均一、透明

稳性 不稳 较稳 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现象 静置分层,无丁达尔现象 有丁达尔

现象

2.<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例

师:我们身处在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物质,其中有令人垂涎的美味,又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还有令人流连忘返的络,更有令中国人倍感自豪的神六飞船…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生:爽!

师:好!一字传神!同学们想没想过所有这些物质又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零件!微粒!元素!〔学生七嘴八舌,答案千奇百怪,教师引导学生加以甄别〕

师:其中最根本的该是〔停顿〕…


生:元素!〔几乎是异口同声〕

师:好!那同学们知道目前已经为人们所发现元素多少种吗?〔教师在大屏幕

上打出元素周期表〕 生: 112

师:〔追问〕有谁知道天然的及人工合成的物质共有多少吗? 生:几千万种!

师:哇!与组成它们的元素的数量差距如此之大!这是怎么造成的呢?下面请各小组同学积极开动脑筋,猜测一下可能的原因,现在开始!

学生积极热烈的讨论,用时5分钟后。

师:请各小组主发言人,发表你们的观点,并板书于黑板上,现在从第一组开始

1:〔第一小组〕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同种物质,不同种元素之间可以形成不同物质

〔很明显,该组同学表述:“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同种物质〞是错误的。此时我并未有当时断然加以否。而是留给其他同学修正的时机〕

师:〔自言自语,假设有所思状:同种元素形成同种物质,臭氧与氧气…〕好!有没有补充和修正?

2(第二组同学)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这时可能有两种情况:其一,尽管是同一种元素,但是,形成物质的时候,原子的个数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物质。如臭氧与氧气,其二,同种元素形成物质时,原子量连接方式不

同,也会形成不同物质。如石和石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不知觉中对单质中的同素异形体的内涵进行的学习〕

师:难怪112种元素会形成如此庞大的物质,元素滋生形成物质时,都不是一对一的呀!还有那一组由其他解释?

3:〔第四组同学〕不同元素之间也可以形成物质。在形成过程中可能有多种情况:一、同一种元素与另外不同元素会形成不同物质。二、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与另外同一种元素会形成不同物质如SO2SO3 三、不同元素形成物质时,原子的个数不同而形成不同物质

4:〔第五组学生〕我还有补充,不同元素形成物质时,原子的个数,尽管是相同,也有可能

形成不同物质。例如:蔗糖〔C12H22O11〕和麦芽糖 (C12H22O11),葡萄糖(C6H12O12)和果糖〔C6H12O6

这个学生很意外的提出这一个观点,并且非常正确。显然,该名学生把生物上学过的有关知识,迁移到了化学上,教师顺势利导,及时给予肯和表扬

师:补充的非常好!请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生物上学习过

师:好呀!你真是左右逢源哪!还有谁进行补充吗?〔互相探寻的目光,

看来同学们找出的原因也就这些了〕那谁能给总结一下 生:〔第三组学生〕元素形成物质时,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二、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化合物 元素不同化合物就不同。所以就造成了物质12种元素形成千万种物质的结果〔该生从物质的类别上的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bdbf36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