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12-20 21:1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多媒体技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古诗文,多媒体,应用,教学,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到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初中古诗文教学。这无疑给初中古诗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1 多媒体技术对古诗文教学的作用

1.1 形象直观,激发兴趣。直接的兴趣产生于被感知事物自身的趣味性和新异性。空洞的说教,抽象的讲析,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育效果不佳。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1.2 创设情境。拓宽见闻。由于初中生知识面较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初中古诗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1.3 培育情感,训练审美。多媒体技术,则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感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被文以入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2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课例

2.1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离不开趣。因此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可以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课件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多感观,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例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即使背诵下来,也难体味到多少美感。教学这首诗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凝神听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课文朗读,接着用投影仪,放上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电视录像片:那翠绿的青山,如茵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熳的春花,鸳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从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中感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再让学生随录音朗读课文。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兴趣浓厚,大大加深了对课文的感知。



2.2 多媒体技术引进初中古诗文的课堂教学,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多媒体呈现画面: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


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通过见到的景物展开联想,由异乡人的联想到他的乡愁。



几年来实践中证明,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可以使以往孤立的人工背景变为了现在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古诗文教学的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203752c04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