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名家精练:苏轼专题练

2022-05-25 15:08:0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届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名家精练:苏轼专题练》,欢迎阅读!
二轮,精练,苏轼,鉴赏,名家

2020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名家精练:苏轼专题练

【题文】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答案】

14CE

15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



1


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③胸怀博大,顾全大局。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

【题文】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③。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①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冬天。之前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自求外放到杭州做官,后又请求调任密州,此词是他于密州为官两年即将离任时所作。②马耳、九仙山:密州(今山东诸城)周围风景秀丽的山峰。③南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三记载密州城北有台,“东坡为守日,葺而新之,子由因请名之日超然台。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是苏轼即将离任密州时所作,既有对密州风物的描写,也寄寓了词人的人生感慨。

B. 上片先写词人登临密州有名的马耳山、九仙山时的所见,晴空里晚云飘逸,显得闲适自在。

C. “真个是超然”一语双关,在抒发词人的超然情怀的同时,点出词人登临之处是超然台。

D. 下片“小溪”三句。描写鸥鹭由团缩静卧到翩然飞去的情态,暗喻自己即将似轻烟离去。

15. 本词上下片的内容结构及抒情方式有何特点? 6分)

2


【答案】14. B

15. ①本词上下片的内容结构及抒情方式相一致,都是先写实景,再抒情,后写虚拟之景,词中景与情、实与交替着笔,情景交融。②上片头三句描写远眺马耳山九仙山时所见之景,苍碧的山色与天色融为一体,傍晚时分闲散的云朵在天空飘逸,自然而然地传达了词人此时的心境;下片头三句描写翩翩飞去的鸥鹭在天空中如轻烟样消失,多少暗喻了词人此刻的身世处境。③上片中间两句写词人登临超然台借以抒发超然之情;下片中间两句是词人感慨的直接表白,以“凄凉”二字回首“他年”的半生时光。④上片结尾三句虚拟今夜的云彩和月亮,在想象中添色溢美;下片结尾三句虚拟词人歌笑的场景,意在表达对密州的暗恋。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B项,“登临密州有名的马耳山、九仙山”“晴空里晚云飘逸,显得闲适自在”错误。对诗句的理解有误,“前瞻马耳九仙山”是向前眺望马耳山和九仙山,此刻词人应该站立在超然台上;“碧连天,晚云闲”是说马耳山和九仙山的碧色与傍晚的天色融为一体,天空中有悠闲的野云在飘荡。 故选B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

3


度、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本词上下片的内容结构及抒情方式有何特点”需要结合上下片内容分析结构特点及抒情方式等。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上下片都是先写实景,再抒情,后写虚拟之景。上片开头“前瞻”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城上”二句是由景所生之情,亦起点题作用;最后“莫使”三句是虚拟之景,借写超然台昼夜美景和登临之际的超然之感,以表达对密州的留恋之情。下片为词作主体。换头“小溪”三句同样是实有之景,惟鸥鹭翩然而去又暗喻自己之离去;中间“人事”二句则是作者感慨的直接表白。寓居密州的时光,以至于既往半生的时光,尽于此二句中囊括之,尽于吟诵此二句时浮现之。同时又自然寓有今日登台,追忆往昔,今日亦将转瞬成为往昔之意;结合注释内容“之前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自求外放到杭州做官,后又请求调任密州,此词是他于密州为官两年即将离任时所作”分析,末尾“莫忘”三句同样是虚拟之景,惟虚拟之景中添入嘱托之语,希望故友不忘旧人。

【题文】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壶中九华诗 苏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九峰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记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注】此诗作于南迁途中。“云峰”一说庐山。《神仙传》中一个叫步公的人,常悬一壶,每夜跳入壶中,壶中别有天地山川。 14.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舟行疾速。两岸山峰在眼中消失,却在梦中时现。 B. 颔联“莫愁”,正见家乡五岭渐渐远离的愁绪,但因“九华”俱在一石,稍慰

4


愁情。

C. “天池水”“玉女窗”运用典故描写出天池水落、玉女现身的惝恍迷离的仙境。 D. 尾联告诉我们作者欲以百金购买九峰石的直接原因是他的“仇池石”太孤绝。 15. 清代查初白评此诗“带南迁意而不觉”,试分析隐藏于诗句中的迁谪意。6分)

【答案】 14. C

15. ①首联“电转”极写舟行迅速而失掉云峰,透露出南迁时对中原山水的依恋。②写“莫愁”恰是有愁,是因为五岭离自己越来越远,是家乡越来越远。③“孤绝”表面写“仇池石”,实际也表明作者南迁时的孤独寂寞。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C项,“天池水落”没有用典,指的是山石层叠多姿,随着水落,一层层地展现出来。“玉女窗”指山石的通透玲珑,并非“玉女现身”。故选C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隐藏于诗句中的迁谪意。首联“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诗人从实际生活、从大处远处落墨:清清的溪流,斗折蛇行,迅转如电,舟行疾速,岸上入云的诸峰很快在眼中消失了。“电转”极写舟行迅速而失掉云峰,透露出南迁时对中原山水的依恋。苏轼此次南迁,背离中原,远至南荒,其心情是凄苦的。颔联,景物描写透露了对中原山水的依恋之情。五岭离自己越来越远,是家乡越

5


来越远。言“莫愁”,正见五岭千嶂之外之可愁;说“莫愁”,是由于“九华今在一壶中”,足以稍慰迁客寂寞之情。强作欢颜,聊以自慰。苏轼以六十高龄,万里投荒,其愁苦是深重的,但他没有把自己的痛苦直白地倾吐出来,他轻轻地提出“莫愁”二字,从反面着笔,而这小小拳石,竟成了诗人此际的唯一安慰,则其心中的空虚、孤苦,不言而喻。颈联,正面描写壶中九华形象,写山石层叠多姿,玲珑宛转有如窗棂。诗句表现出一个老年诗人面对着这小小盆景、一往情深的孤苦形象。尾联,倾吐欲买壶中九华之意。“孤绝”表面写“仇池石”,实际也表明作者南迁时的孤独、寂寞。回答本题时,抓住重要词语“电转”“莫愁”“孤绝”等。分析诗中隐藏着词人的迁谪意。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⑦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

【题文】安徽省”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春 苏轼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②,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③。

6


[]①题目为编者所加,原诗仅有诗前小序。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诗人被贬黄州期间。②酽,yàn(汁液)浓;味厚。③招魂,即《楚辞·招魂》。传说宋玉因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怀王,希望他能悔悟,及时召回屈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设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城居的诗人没有感觉到春意,渴望春意的诗人于是主动出郊寻春、旧地重游。

B. 颔联宕开一笔,不写寻春所获,而作起议论来,表达感慨,诗意警策。可结合作者同时期写的《前赤壁赋》来理解。

C. “江城”诗中指黄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既表明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也表现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状况。

D. 最后两句是告慰故人,诗人表明自己在黄州过得很好,并邀请京城的朋友到此相聚,让友人不必为自己返京之事多操心。

15. 颈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 D

15. 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却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江城欢聚之乐、人情朴野之纯,都可以让人抛却烦恼的往事。虽遭贬谪,诗人却欢聚此间,乐在此间,不以为意。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邀请京城的朋友”错误,“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意思是“我

7


们已经约定了,每年春季的时候都要出东门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们啊,你们就不必因为此事担心挂念了”,后一句中的“故人”是指老朋友,而前一句中的“约定”的不是京城老朋友,结合颈联“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可知,这里是与“野老”相约。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颈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然后理解颈联的意思,再结合注释以及全篇的内容分析诗人的人生态度。“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意思是“让我们去江城边上的酒馆,喝上三杯酒家自酿的好酒吧。这里的民风淳朴,乡间的老人会用饱经沧桑的脸孔上温暖的笑容来欢迎你的”,而从注释“诗人被贬黄州期间”可知,诗人此时是被贬之人,而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苍颜,展示了诗人此次春游的欢聚畅饮,诗人以此为乐,甚至要以此为归宿了,这表现出诗人的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题文】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壶中九华诗 苏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九峰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

8


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记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注】此诗作于南迁途中。“云峰”一说庐山。《神仙传》中一个叫步公的人,常悬一壶,每夜跳入壶中,壶中别有天地山川。 14.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舟行疾速。两岸山峰在眼中消失,却在梦中时现。 B. 颔联“莫愁”,正见家乡五岭渐渐远离的愁绪,但因“九华”俱在一石,稍慰愁情。

C. “天池水”“玉女窗”运用典故描写出天池水落、玉女现身的惝恍迷离的仙境。 D. 尾联告诉我们作者欲以百金购买九峰石的直接原因是他的“仇池石”太孤绝。 15. 清代查初白评此诗“带南迁意而不觉”,试分析隐藏于诗句中的迁谪意。6分)

【答案】 14. C

15. ①首联“电转”极写舟行迅速而失掉云峰,透露出南迁时对中原山水的依恋。②写“莫愁”恰是有愁,是因为五岭离自己越来越远,是家乡越来越远。③“孤绝”表面写“仇池石”,实际也表明作者南迁时的孤独寂寞。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

9


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C项,“天池水落”没有用典,指的是山石层叠多姿,随着水落,一层层地展现出来。“玉女窗”指山石的通透玲珑,并非“玉女现身”。故选C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隐藏于诗句中的迁谪意。首联“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诗人从实际生活、从大处远处落墨:清清的溪流,斗折蛇行,迅转如电,舟行疾速,岸上入云的诸峰很快在眼中消失了。“电转”极写舟行迅速而失掉云峰,透露出南迁时对中原山水的依恋。苏轼此次南迁,背离中原,远至南荒,其心情是凄苦的。颔联,景物描写透露了对中原山水的依恋之情。五岭离自己越来越远,是家乡越来越远。言“莫愁”,正见五岭千嶂之外之可愁;说“莫愁”,是由于“九华今在一壶中”,足以稍慰迁客寂寞之情。强作欢颜,聊以自慰。苏轼以六十高龄,万里投荒,其愁苦是深重的,但他没有把自己的痛苦直白地倾吐出来,他轻轻地提出“莫愁”二字,从反面着笔,而这小小拳石,竟成了诗人此际的唯一安慰,则其心中的空虚、孤苦,不言而喻。颈联,正面描写壶中九华形象,写山石层叠多姿,玲珑宛转有如窗棂。诗句表现出一个老年诗人面对着这小小盆景、一往情深的孤苦形象。尾联,倾吐欲买壶中九华之意。“孤绝”表面写“仇池石”,实际也表明作者南迁时的孤独、寂寞。回答本题时,抓住重要词语“电转”“莫愁”“孤绝”等。分析诗中隐藏着词人的迁谪意。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⑦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词语

10


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

【题文】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寄黎眉州 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注】①黎眉州:黎錞,四川人。②胶西:诸城。③瓦屋、峨眉:四川山名。④六一:六一居士,指欧阳修。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 B. 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人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 C. 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 D. 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景情交融,动中寓静,平淡中寓激情。 15. 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 C

15. ①“且待渊明赋归去”借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传达出诗人志向难酬、不满时政、思乡归隐的想法,表现了作者孤寂清寥、不得志的情感;②“共将诗酒趁流年”写出诗人想和友人在流逝的岁月中共同饮酒作诗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期待与朋友相聚的温情。这两句对比鲜明。 【解析】 14题详解】

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

11


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分析有误。颈联是说如今再无爱好人才的贤能的欧阳修了,达出对恩师欧阳修的敬仰。故选C项。 1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语言,理解诗句的含义。理解诗句的含义,首先要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然后重点理解题干要考查的诗句,在内容上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要求理解诗歌的最后两句的含义。“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两句中,前一句是化用陶渊明的诗“归去来兮辞”,借陶渊明远离官场,渴望归隐诗句含蓄表达自己对时局不满,意欲归隐的心态。后一句,意思是时光在流逝,诗人很想和友人在一起饮酒作诗,共叙友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明白诗中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

【题文】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1516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全词紧扣“超然”二字,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本诗豪放的风格。

B.上片后三句是说作者登临超然台远眺,从登超然台望见春水、春花、春雨等美丽春景,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内心的喜悦。

12


C.下片紧承上片所写之景,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D.“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诗人欲忘却尘世间一切,借诗酒以自娱。

E. 全词意境清丽,韵律和谐,语言质朴无华,堪称佳作。 16.词的上片写景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AB解析:A选项错在“非常鲜明的豪放风格”,“超然”只是高台之名。B项春水、春花、蒙蒙烟雨等所见之景触动了作者的乡思,引出了下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的心情应当是黯然的苦闷而不是欣喜。

16.①从视觉上看:感受到春风拂面的同时,作者眼中的色彩是多样的——碧绿的春水和垂柳,艳丽的春花,迷蒙的烟雨,浓淡相宜,使景物画面色彩丰富。②乐景衬哀情:词中所描写的春景是多姿多彩的,反衬了下片作者对人生的哀叹。③动静结合:作者所见的烟雨中被春水春花环绕的城池是静止的,而随风飘动的杨柳给整个画面增加了动态美。④由近及远:由眼前的柳树,到登高后所见全城之景。(答对一点给3分,两点5分)

1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2edcc6ae6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