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和群落专题突破

2022-06-13 22:01: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2届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和群落专题突破》,欢迎阅读!
二轮,专题,种群,群落,复习

专题十一、种群和群落

摘要:本专题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但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种群方面,常考点主要是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对有关种群方面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分析,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群落方面,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

一、专题知识突破

1.考纲要求

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 4〕群落的演替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6〕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7〕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2.考点剖析

考点1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

[真题导航]12011〕在生态学研究中,如下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解析: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的概念,指的是生活在某区域的生物的种类数量;乌尔黄鼠是一个物种.

答案:D

2 2011某某卷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20/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一样的棉叶,结果如如下图.有关表示正确的答案是

A.初始密度一样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一样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解析:迁入会使种群密度增大,迁出会使种群密度减小. 答案:AB [聚焦题点]

从考查内容看本知识点只有种群的数量变化是II级要求,主要内容有种群的根本特征,群数量增长规律.从考查形式看,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的原因和条件,以与假如干个种群数量的变动情况既可以是选择题的考点也可以是非选择题的考点.对于这一局部,应当选取典型题目〔如人口变化曲线、某一动物种群变化曲线等〕进展强化训练.

[载体透析]

1.出生率、死亡率以与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2.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首先依据的应该是年龄组成情况,其次是性别比例,由此推导预测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具体图示如下:

特别提示:

<1>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根本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依据种群的年龄组成推测出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适合调查植物以与活动能力较弱的小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时要注意做到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比拟 项目 适用X

样方法

植物、活动X围小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活动能力强和X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方法步骤

随机取样

计数或每个样方个体数 求解所有样方种群密度

的平均值即是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在被调查X围内捕获一些

个体并做标记后放回 一段时间后重捕 如下公式计算

取样器取样法 土壤或培养基〔液〕中的微小动物或微生

用一定规格的捕

捉器〔如采集器、吸虫器等〕进展取样

在实验室借助放

大镜或显微镜进



须知事项

必须随机取样

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

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标志不能过分醒目,标志

.

展观察计数


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

3.种群的数量变化 4.种群的增长曲线:

开放的环境中,种群的物质和能量能够不断得到补充. 模型有两种: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①前提: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②特征:种群数量会连续增长. ③规律:NtNoλt Nt:第t年后种群的数量 No:种群的起始数量

λ: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t:年数

④图像<如右图>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①前提:自然界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如食物、栖息场所等生活条件

"S〞型变化: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同时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从而使该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最终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K>.

③图像<如图>

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比拟

图中"J〞型曲线是指理想状态下<食物丰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无疾病等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中"S〞型曲线是指在现实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阴影局部是指生存斗争中淘汰的个体数,即环境阻力.

<1>"J〞型曲线为理想条件下的增长模式,无环境阻力;而"S〞型曲线为自然条件下的增长模式,有环境阻力,局部个体被淘汰.

<2>t1时间,"S〞型曲线增长率最大,t2时间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但并非种群数量恒定不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a1db28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