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的宗唐思想

2022-11-25 00: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的宗唐思想》,欢迎阅读!
蒙古族,汉诗,元代,作家,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的宗唐思想

作者:林秋颖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8

摘要:元朝文化交流史给蒙古族文人提供了有力的学习环境和政策支持,在这种背景下,主要使用汉文进行创作的蒙古族作家不断出现,其中以萨都剌,马祖常等人最为突出。本文以萨都剌和马祖常两位作家为例,介绍他们文学主张中的宗唐思想,冀望以此对了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丰富内涵和优良传统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元代;蒙古族;宗唐

在中原文化的熏陶影响下,元代用汉语作诗的蒙古族文人不在少数,从中可以透射出元代蒙古族诗人和汉族诗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乃至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元朝立国时间较短,后人以元曲作为其一代之文学,并对元代诗歌多有微词,但客观而论,元代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确有其承前启后不可抹杀的重要价值。元人创作基本倾向古体宗汉魏两晋,近体宗唐,但非止于摹拟,刻意求新求变,坚持诗经以来我国现实主义传统,多角度地反映了元代社会各个方面。

谈起元代诗歌,其显著特点,那就是元人戴表元提倡的宗唐得古。元代的宗唐思想十分突出,为了扭转当时宋代诗风的弊端,主张盛唐诗风才是最能体现诗歌创作的本来面貌。邓绍基先生认为元人学唐学的万木千花。放眼唐代诗坛,甚至中国诗史,自当推李太白为巨擘,而学李白又成绩斐然之元人,蒙古族诗人萨都剌(本篇文章的论述把萨都剌归为蒙古族诗人)堪称翘楚。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萨都剌诵法青莲(《外编六》),明确指出了其诗歌家数。在萨都刺的诗歌创作中,山水诗与怀古之作占了很大的成分。他有意的继承了李白这位极其飘逸的大家诗风。在他的《雁门集》里面就收集了很多他写到关于李白的诗:《过池阳怀李翰林》一诗中直抒胸臆:我思李太白,有如云中龙。《题李溉之送别诗卷》亦云:日暮江东怀李白,凤凰台上几回登。对李白之思慕景仰溢于言表。翻检萨氏诗集,《采石怀李白》《峨眉云谢照磨李伯贞白石》《登鸟石山仁王寺横山阁》《送友人之金陵》等诸多诗篇,表达着对于青莲居士超越时空的仰慕。

萨都剌的诗歌创作,推动了元诗由宋复唐的转变。在元诗的发展过程中,宗唐复古成為潮流和风气,经过南北诗风的汇合,出现了追幕三李”“二杜之风。萨都剌在这样的时代和诗风的影响下,对唐代诗人情有独钟。萨都剌的诗歌创作是以唐音为标准的,在《寄马昂夫总管》中这样评价自己人传绝句工唐体,自恐生前是薛能。日暮江东怀李白,凤凰台生几回登。萨都剌同虞集诸人一起,倡导唐音,清洗宋金余习,诗风为之一变。在他描写的送别友人的诗句乡情犹越分,诗句尽唐音(《送金德启之句容》),都能发现萨都剌是主张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标准进行诗歌创作的。除了唐音以外,萨都剌还主张唐体,提倡地方色彩,即所谓楚音为客尚嫌吴俗薄,哦诗别久楚音存。(《广平马怀素寓居姑苏雨中见过》) 受到时代的影响,马祖常的诗歌也流露出对李杜”“唐音的推崇。《五言九首》:不作还山梦,因吟李杜诗。……事史兼唐史,风流辑楚辞。生平以唐音楚辞作为自己写诗的标准。另外,马祖常的散文风格也表现出来崇尚先秦两汉古文、以史汉为法的主张,又承接唐宋古文运动的余绪。马祖常在《周刚善文稿序》中说:六经之文尚矣!先秦古文虽淳驳庞杂,时决于圣人,然亦浑噩弗雕,无后世诞诡骫骳不经之辞。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得中州布帛栽粟之常者而为史,其言雄深。唐韩愈挚其精微而振发于不羁。嘻!文亦岂易哉!宗元驾其说,忿愧恚怨,失于和平。淮西、雅歌、晋问诸篇,驰骋出入古今天人之间,蔚乎一代之制,而学士大夫皆宗师之。宋以文名世欧阳、王、曾三氏降而下,天下将分裂,道不得全,业文之士,咸浇漓浮薄不足以赠经世而载道焉。这段序文可以看出他对古文的观点。他肯定六艺之文,推崇先秦两汉古文,对韩、柳、欧阳、王、曾诸家,颂扬备至,而独对南宋以来的文章,表示非议。他的观点同明代的复古主义与唐宋派古文家相一致,他排斥的是粗豪涩滞的时文,主张载道的古文,不过他的见解比复古主义者只承秦汉、鄙薄唐宋古文不同,他的观点更豁达而不偏颇。在元代,他以此种观点推动当时的散文创作,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笔者根据元代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探讨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蒙古族诗人在创作汉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宗唐思想。相比于其他朝代,元代文学主张的发展虽然总体上进入了相对低潮的时期,但在宗唐方面,蒙古族汉诗作家明显表现出相对更开放、通达的一面。这对以后的作家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萨都剌.雁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邓绍基.元代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周双利.萨都剌[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刘峰.元代蒙古族汉文诗歌漫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603.

[6]周双利.元代雍古作家马祖常评述[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806. [7]云峰.论元代蒙汉文化交流[J].新疆社科论坛.199106. 作者简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62b0fd87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