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汇总介绍(31)

2023-02-26 11:2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学家汇总介绍(31)》,欢迎阅读!
心理学家,汇总,介绍,31

卡丁纳:(Abram Kardiner,18911981)亦译“卡迪纳”。美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生于纽约。19211922年曾在维也纳接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训练。回纽约开业从事精神分析治疗活动。1933年,在纽约精神分析学会组织弗洛伊德社会学著作研讨班。1937年与人类学家林顿(Ralph Linton,18931953)一起受聘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开始合作研究。出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强调文化因素特别是社会的初级制度对人格形成的决定作用,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论进行修正。此外这一学说是基于对土著文化的比较分析得出的,且着重于文化与群体的人格结构之间的关系。重视人格在文化创造和变迁中的能动作用,主张人格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主要著作有《个人及其社会:原始社会组织的心理机制》(1939),《社会的心理疆界》(与林顿、杜波伊斯等合著,1945)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18921949)美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祖籍爱尔兰,生于美国纽约州的诺威奇。1917年获芝加哥医学医学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任军医,1922年任华盛顿圣伊丽莎白医院精神病学家W.A.怀特的助理。后任教于马里兰医学院。1931年在纽约开设私人诊所。1933年任怀特精神病学基金会首任会长,及华盛顿精神病学院院长。长期研究精神分裂症。对心理学的贡献有:(1)修正经典的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追求满足和安全的需要,在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模式。(2)创办《精神病学》杂志,推动了精神病学的发展。主要著作有《现代精神病学概论》(1940)《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1953)《精神病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1964)《个体心理病理学早期模式》(1972)《人格发展与精神疾病的概念》(1980)

格里弗斯:(Coleman Griffith,18931966)亦译“格里菲斯”。美国心理学家,运动心理学创者。1923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开设世界上第一门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运动技能学习、运动技能操作以及体育运动中的个性问题。研制了一些仪器设备,用以测量运动知觉、心理觉醒程度、视觉、听觉、触觉反应时、稳定性、肌肉协调能力、肌肉紧张和放松程度以及学习能力等运动心理特征。1926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运动心理学教科书《教练心理学,著作还有《运动心理学(1928)

米亚西谢夫:(Bnanumup HykonaeBwy MqcwueB,18931973)苏联心理学家。1919年毕业于彼得堡精神神经学学院医学系。曾任职于别赫捷列夫研究所、列宁格勒脑研究所、列宁格勒大学心理学教研室。曾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活动家。主要研究普通心理学精神神经学、医学理学教育理学在个性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就。提出个性关系理论,该学说在社会心理学和个性研究方面有重要影响。主要著作有《个体差异心理学的关系问题》(1948)《关系理学和脑生理学(1949)《人的关系问题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地位》(1957)《人的心理特征》(合著,19591960)《个性和神经官能症》(1960)《个性和神经症》(1960)《人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对象》(1963)医学理学概论》(合著,1966)

彪勒:(Charlotte Bertha Bühler,18931974)女心理学家。生于德国柏林。1918年获慕尼黑大哲学博士学位。历任维也纳大学教授和维也纳心理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发展、童发展测量研究,并与其助手赫策尔编制《儿童发展量表》(亦称《维也纳量表》)。该量表适合测量从出生到6岁儿童的行为。内容包括感觉能力、身体运动、社会行为、学习、运用物体能力和创造力。后与丈夫K.彪勒一起在挪威奥斯陆教授心理学1940年定居美国。曾


任洛杉矶总医院心理学顾问。晚年积极推动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与马斯洛、罗杰斯等共同组建人本主义心理学会,19651966年任该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青年的心理生活》(1921)《儿童与家庭》(合著,1937)《心理治疗的价值》(1962)《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艾伦合著,1972)

松迪:(Szondi Lipót,18931986)精神病学家。生于匈牙利的尼特拉。1919年获布达佩斯大医学博士学位。后任保罗·兰什堡医院神经精神病学助理医师和布达佩斯大学实验心理学助教,并在该校建立心理病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41年定居瑞士。在瑞士创立松迪学院。在心理学方面提出命运分析学说,即一种心理测验、心理诊断和治疗的体系。认为心理问题是因为受到抑制或不能成功地应对无意识。主要著作有《命运分析》(1944)《个人命运的自由和约束》(1968)

默里:(Henry Alexander Murray,18931988)美国人格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生于纽约。191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系。191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任外科医生,研究胚胎学。192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哈佛大学心理学师。1928年任该校心理诊所副教授兼所长。1947年在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任教。1950年任临床心理学教授。主要成就有:(1)创建人格学。把人格归结为有目的的、动态的、连续的活动模式,贯穿于人的一生发展之中。开创具有机体论和整体论的人格学。(2)提出需要-力理论。认为人格是个人需要与环境制约(压力)下统合的产物。(3)合作设计主题统觉测验。主要著作有《人格的探索》(1938年,1962)《主题统觉测验手册》(1943)《情操的临床研究》(1945)《自然界、社会与文化中的人格》(1953)《紧张人际争论之研究》(1963)《心理学新努力》(1981)

小野岛右左雄:(18941941)日本心理学家。生于山口县。1919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心理学专业。1921年任水户高等学校教授。19231926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师从韦特海默。回国后历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京文理科大学教授、文部省督学官、教育调查课长。其心理学思想深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的影响,主张以整体观取代原子观。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走进生活,反对冯特所倡导的纯科学的心理学研究模式。主张发掘日本本土心理学研究。主要著作有《现代心理学十二讲》(1930)《现代心理学根本问题》(1930)《心理学概论》(1932)《现代心理学概论》(19321933)《性格心理学与儿童研究》(1933)《心理学要论》(1933)《理解人类的根本问题》(1937)《现代性格心理学(1937)《心理学纲要》(1937)

内田勇三郎:(18941966)日本心理学家。生于东京市。1921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心理学专业。任职于协调会下属的工业效率研究所。从事司法省委托的凶犯身心特征的研究。1923年任职于东京府立松泽医院心理学室,完成《内田-克雷佩林心理测验研究》1928年受文部省体育研究所委托与城户幡太郎等人筹建东京政法大学心理学教研室。1931年受聘于早稻田大学,并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将重复照片法、电气测谎法、精神药物法与作用曲线分析相结合,探索人的素质类型及正常人与病人之间的差异,这一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1935年协助警视厅交通课对事故高发驾驶员进行测定,发现了这些人有特殊的作业曲线。1939年离开早稻田大学后从事创伤军人保护、工厂员工与航空人员的选拔、精密仪器操纵适应等方面的测量。1962年获大阪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低能儿心理学研究》(1928)《智愚心理学(1929)《新适性测量法》(195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2625f9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