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眼中的爱情

2022-05-03 08:2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学家眼中的爱情》,欢迎阅读!
心理学家,眼中,爱情

理学家眼中的爱情

在心理学家的眼中主要对爱情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社会心理学范畴,有关爱情的理论;另一个是人格心理学范畴。谈到个人生命成长的发展理论,些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也会提到,这里归为人格心理学,是因为更重视「人格」所蕴含的稳定、不变的意涵,也就是强调个人生命线的持久、稳定的方向,而较不着重在强调这理论的普遍性发展过程。而在这里我们先介绍在“社会心理学家眼中如何去定义什麽是爱情。

Rubin1970开始将爱情定义成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之後,使得爱情得以并入人际吸引之社会心理学主流内,并能使用一般测量方法研究爱情。 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经过项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欢量(liking scale),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而其爱情量表中包含叁种成份∶ 1.亲和和依赖需求。 2.欲帮助对方的倾向 3.排他性与独占性。

加拿大社会学John Alan Lee1973)经由文献收集及调查访谈两阶段的研究,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形态∶ 情欲之爱(eros)、游戏之爱(ludus)、友谊之爱storge依附之爱mania现实之爱pragama及利他之爱agape 所谓的“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并且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 戏之爱:视爱情是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并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常更换对象,且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 依附之爱者对於情感的需求非常大 现实之爱者则是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的成本的爱情; 他之爱者则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追求爱情且不求对方回报

承接Rubin将爱情视为态度的方向,有些研究者编制爱情态度量表来验证Lee的爱情类型理论,研究结果发现的确有六个向度,因此验证了Lee的理论。此量表有六个分量表,分别代表不同的爱情类型,每个分量表各有七题,总共有四十二题,采五点量表的反应方式回答对各陈述句的同意程度。日後,大多研究都以此量表为测量工具,也受到多位学者的认可。

除了上述Rubin发展的爱情量表中将爱情成份分成叁类之外,Sternberg1986爱情叁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论。


他认为爱情包括叁种成份: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 承诺(commitment) 所谓的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於爱情的情感成份; 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於爱情的动机成份; 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份,短期的部份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份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於爱情的认知成份。

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上述的叁种成份将有所改变,爱情的叁角形会因其中所组成元素的增减,其形状与大小也会跟着改变。叁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面积愈大,据Sternberg 1986 )的说法:「叁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 Sternberg(1986)进一步提出:在叁种成份下有八种不同的爱情关系组合,其分别为: 1.喜欢∶只包括亲密部份; 2.迷恋∶只存在激情成份; 3.空爱∶只有承诺的成份; 4.浪漫之爱∶结合了亲密与激情; 5.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 6.愚爱∶激情加上承诺; 7.无爱∶叁种成份俱无; 8.完整的爱∶叁种成份齐集於一个关系当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f03be85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