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清明时节抒情散文

2023-03-15 14:34: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月清明时节抒情散文》,欢迎阅读!
抒情,时节,清明,散文,三月

三月清明时节抒情散文

三月清明时节抒情散文 (一)

清明,是节气,也是节日;清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节假日;清明,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节日,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认祖归宗的节日。

清明时节,阳气上升,动物活跃,风和日丽,山清水秀。清明时节,草儿碧绿,花儿开放,蝶儿起舞,鸟亮歌喉。清明时节,农人耕播,种瓜种豆,栽花栽草,植桑插柳。清明时节,外出踏青,登山旅游,放飞风筝,摇橹荡舟……

(二)

儿时,在乡下生产队的牛屋里,听老人们讲过不少有关清明节的古老传说和神奇故事。他们讲清明节的来历,讲寒食的起源,讲骊姬的狠毒,讲申生的自杀,讲重耳的艰难屈辱,讲介子推的忠心耿耿、不为名利,讲柳树柳木柳枝避邪驱鬼,讲如果清明节不给死者上坟送钱,死者就会变成鬼魂上门要钱等等。至今,让我难以忘掉的是一个女吊死鬼,身穿白大褂,两眼血红,舌头伸出搭拉三尺长,回家向家人讨钱的故事。记得,那天听完故事之后,我害怕极了。虽然从生产队的牛屋到我家只有50多米的距离,但我怎么也不敢一人回家。后来,实在困极了,我才恳求喂牛的老爷爷送我回家。

没过多久,我的父亲病死,我的母亲上吊。父母死后,我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到清明时节,我都听到不少有关鬼的故事,我的爷爷和奶奶总会教我一些有关清明节的诗句。讲杜牧、张继、黄庭坚、宋之问、王禹、吴惟信、杨万里、高启、白居易、李峤等大诗人,写清明诗的历史背景和故事,这是因为我的爷爷奶奶都读过私塾,有深厚的文化功底。

(三)

老百姓把清明节称作鬼节,也是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送钱的日子。 走进清明,就可以听到梆梆的打纸声。这声音时而由近而远,时


而由远而近。家家户户都在为阴曹地府的人儿印刷鬼币(把活纸打成许多个眼儿),有万元一张的,有百万元一张的,也有亿万元一张的。

有的人家还买回金银纸壳和黄表纸,在家里叠成大小不同的元宝,然后与打好眼的活纸一起拿到先辈的坟前焚烧(乡下的人叫作为鬼送钱),表示对死者的深切怀念。

因我家的坟地被国家盖成了粮食仓库,所以我给先辈们送钱和怀念父母就只有到附近的小河边和大路旁了。

(四)

走进清明,我便想到忠心耿耿的介子推,想到杜牧的那首古诗,想到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而献出生命的先烈,想到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献出生命的劳动者,想到在抗震救灾当中献出青春和年华的勇士们,想到永别我多年的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

如果,先烈们、先辈们知道了神舟七号上天,宇航员出舱行走的喜讯;知道了新中国这么富裕强大,这么美丽漂亮的喜庆;知道了中华民族这么安定团结,这么繁荣昌盛的喜讯;知道了亿万人民这么精神振奋……这么多的喜讯,他们一定会含笑九泉,在阴曹地府的杏花村酒楼里,欢聚一堂,举杯欢呼,开怀畅饮,为我们的祖国祝福,为我们的事业加油!

(五)

在清明前后的十天里,只要在乡间小路上行走,便会看到许许多多上坟、扫墓、敬香、磕头、作揖、烧纸的人们。用多种形式体现的孝道、孝心以及祭奠、纪念仪式,统统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些被烧的纸钱,像黑蝴蝶一样在天空中起舞,飞来飞去;那些缕缕香火的青烟,在春光里忽左忽右,不断的向上升旋扩散。后辈对先辈的祝福和祈祷,一句接着一句,一遍接着一遍。儿女们对父母的低泣和倾诉,一声接着一声,一阵接着一阵。

人们的真情思念和深切缅怀,让天空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难怪有许多人对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雨”字解读为泪。

(六)

清明时节,所有的.烈士陵园都非常拥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4bf787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