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诗常用常识积累上官体素材

2022-10-19 08: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唐诗常用常识积累上官体素材》,欢迎阅读!
上官,唐诗,素材,语文,积累



上官体

初唐时期的诗歌是什么样子,我们先来看一首诗: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州。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这首诗的作者是上官仪,唐太宗时进士,高宗时官居显要,是当时的著名文人。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就是他的孙女。这首诗名叫《入朝洛堤步月》,是在洛阳早朝时经过洛堤有感而作。据说他骑在马上,高声吟诵此诗,“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唐诗纪事》诗没有多大意思,但语言华美,对仗工稳,既是六朝诗歌的延续,又有所发展。这种诗风为当时人所效法,称为“上官体”。

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的时代。唐代初年,也是五言诗占据主要地位。“上官体”以五言诗为主,多是应制奉和、侍宴咏物之作,内容很贫乏。但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从唐太宗到武则天,经常召群臣到内廷饮宴,宴必命赋诗,并以此定优劣,给予赏赐。武则天时,率百官游龙门,命赋诗,诗先成者赐锦袍。东方虬诗先成,被赐予锦袍。宋之问诗后成,但武则天看了以后,认为比东方虬写得好,就把赐给东方虬的锦袍夺过来,改赐给宋之问。唐中宗令群臣赋诗,让上官婉儿在这些诗中选一篇为新翻御制曲。上官婉儿选宋之问诗而不取沈佺期。她说沈诗“微世雕朽质,羞睹豫章才”,词气卑弱,而宋诗“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则较强健。沈佺期见评语,不敢再争。在这种风气之下,人人都写这种应制诗是很正常的事。

上官仪的主要贡献,是对六朝以来已经广泛使用的对仗加以总结,提出“六对”“八对”的理论(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引),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acae6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