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2022-12-05 13:2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欢迎阅读!
宗教信仰,对待,正确,认识,大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作者:张蒙,吴一荻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6

摘要:宗教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是意识形式的社会观念,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组织。青年在我国有4亿之众,是社会中最有生气的力量,也是最有活力的社会群体。而作为青年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大学生,其宗教信仰已然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调查和探究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在针对其不同成因的基础上,研究出合理有效的应对疏导策略,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信仰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首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06-02

宗教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是意识形式的社会观念,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组织。青年在我国有4亿之众,是社会中最有生气的力量,也是最有活力的社会群体。而作为青年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大学生,其宗教信仰已然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一方面关涉公民权利、个人自由、民族感情,一方面也关系到一代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因此,调查和探究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在针对其不同成因的基础上,研究出合理有效的应对疏导策略,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信仰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首要任务之一。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的心态特点及根本原因的调查情况分析

经过周密研究和精心部署,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本校大连外国语大学顺利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工作并及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次问卷调查的有效问卷共500份,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生290人,比例为58%;无信仰的165人,比例为33%;信教学生45人,比例为9%。当问及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时,选择寻求精神慰藉和心理安慰的占调查人数的52%;选择受宗教书刊、宗教影视等宗教文化影响的占调查人数的23%;选择受社会上各种宗教活动的影响的占调查人数的12%;选择受家庭等周边环境影响的占调查人数6%的;选择追求新鲜感与时尚感的占调查人数的7%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也呈现出新时期所具有的新特点。青年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心理状况、社会环境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进而呈现出了以下几种截然不同的心态特点。 (一)寻求精神慰藉与心理安慰的信仰心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今大学校园中,宗教信仰比例的逐年提高,间接反应出在当前节奏明快的现实社会中大学生空虚寂寞的思想状态和缺乏心理疏导能力的行为现状。宗教恰恰能满足大学生的这种内心需要。一些学生认为信教后,可以定期参与宗教活动,出入各类宗教场所,缓解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精神压力,并摆脱现实社会中带来的空虚寂寞感,在思想上能够有所寄托。对此类大学生来说,宗教信仰更倾向于是安慰心灵的镇定剂,当产生某种具体需求时才选择投入宗教的怀抱。

(二)受当前宗教文化热的社会环境所影响的信仰心态

伴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日益开放开明,在当前社会宗教文化热的浪潮驱使下,各类宗教团体同时也竞相采用宗教书刊、宗教影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文化渗透,在高校学生中积极发展宗教信徒。显而易见,宗教思想与宗教文化已经确实走进了青年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许多大学生受宗教外在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和内在独特的神秘性吸引,直接选择加入到宗教团体中,把宗教作为一种精神生活追求。

(三)家庭、民族文化传统影响的被动继承的信仰心态

通过访问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大学生信徒的宗教信仰选择与家庭、民族文化传统影响密切相关。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一部分家庭具有宗教信仰的多年传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先入为主的接触,加之多年的耳濡目染,无形中为有神论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相类似的,由于少数民族地域性的自身特点,各民族表现出明显的传统文化背景特征。在民族情感的影响下,具有少数民族背景的青年学生自然成为了民族宗教信仰的延续者。 (四)好奇盲从、追求个性时尚的信仰心态

青年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理性判断力不足,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定期参与宗教节日、出入各类宗教活动场地、追逐或信仰某种宗教,更多的是出于好奇盲从、追求个性时尚的信仰心态。其中新鲜、陌生但又充满吸引力的环境氛围,宗教思想的新颖、崇拜仪式的神圣感、信徒的虔诚等,都会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然而,一种信仰的确立是建立于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之上的理性把握。而此类青年信徒更多的是处于求个性、赶时髦的心理特点,而并非是真正研读过宗教教义经典、真正认同宗教的精神与价值。 二、针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不同心态特点的应对疏导策略

在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研究在校大学生宗教观的现状、成因和对策,对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正常进行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帮助。面对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在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情况下,在充分尊重大学生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我们要深入研究,审慎应对,积极引导,加强管理。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宗教政策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可相应地开设有关民族、宗教的选修课,将宗教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宗教观、人生观及对待学习宗教知识的积极态度。重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和认识宗教,正确辨析科学与宗教、宗教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熟悉和掌握党的宗教政策,掌握国家的宗教法律法规,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入到如何为国家和民族奉献力量上来。 (二)把握校园文化的政治方向,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的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所共同创造的文化环境和学习氛围的总和,它可以引导学生以及更有效地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加强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媒介。高校要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的有效途径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营造出积极向上、阳光和谐的校园氛围。加强校园刊物、校园各大学生组织、书籍等的管理和建设,使校园内的宣传教育起主导作用,加强高校综合防控,把积极的政治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及时将先进文化引入校园来规范大学生的文化取向,防御和抵制庸俗文化。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而且在精神信仰上能够进一步正确引导大学生,并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参与民族地区的建设,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俗民风的文化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对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充分发挥高校心理教育功能

切实关注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将此作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及进行无神论教育的辅助方式。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如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咨询等)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调适。有针对性地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学会以积极的心态自我调适,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增加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注重人文关怀,将理想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生活及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予以学生心灵深处的关怀,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李素菊.青年信仰与宗教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e22573192e45361166f5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