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年龄称谓大全(简单)

2023-04-16 12:0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年龄称谓大全(简单)》,欢迎阅读!
称谓,中国,古代,年龄,简单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大全(简单)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周晬,指婴儿周岁。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始龀[chèn]、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结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弱冠:古

1 / 3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大全(简单)

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 志学之年:15岁为“志学之年”。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耆[qí]:均指60岁。 古稀之年:指70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ào]耋[dié]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7ba0f3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