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

2022-07-09 17:04: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写作手法》,欢迎阅读!
手法,写作



【写作手法】是指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使作者的感情得到更好的表达,比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表现文章内容的基本形式。如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写作方法还因问题不同有所不同:记叙的方法、说明的方法、议论的方法、描写的方法、抒情的方法等。

艺术手法】就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为抒情方式和修辞手法,也就是说,修辞手法包含于表现手法中.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如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以及讽刺、夸张、象征、比喻、对比、借代、拟人、排比、对偶、层递等。应该说表现方法包括了表达方式。 【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



1、声母表(23个) b p d t g k q x sh r s y

2、韵母表(24个) 单韵母(6个): ɑ o u ü 复韵母(8个): ai ei ou iu

特殊元音韵母(1个): er 前鼻韵母(5个): an en ün 后鼻韵母(4个): ang eng





e ui ie in ing



i ao üe un ong



西

m n h zh z W



f l j ch c





3、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织) chi(吃) shi(狮) ri(日) zi(字) ci(刺) si(丝) yi(衣) wu(乌) yu(鱼) ye(爷) yue(月) yuan(圆) yin(因) yun(云) ying(鹰)

其中汉语拼音的声调标注规律:

a o e i u ü 标调按顺序,„iu并排标后头,小ü 碰到j q x y 就脱帽(去掉点)。 a母出现不放过, (即韵母中凡是有a的,标在a上。如lao,标在a上)

没有a母找 o e (没有a,但有o e的,标在 o e 上。如lou标在o,lei标在e.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32024e52ea551810a687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