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张謇教育思想的再实践与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2023-02-05 15:36: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前张謇教育思想的再实践与研究-精选教育文档》,欢迎阅读!
教育,实践,当前,思想,精选



当前xx教育思想的再实践与研究

一百多年前,在中国首次对外开放的清朝末期,张謇以实业救国、教育国思想为指导,大力创办实业,兴办教育,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百年来,张謇思想已经演化成为南通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教育思想也随之成为张謇研究,甚至南通特色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张謇研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1]

但是,对张謇教育思想与南通对外文化交流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很少研究。鉴于这种背景,本文将从张謇教育思想研究视角入手,探讨如何在当前新形势下,结合南通实际,对张謇教育思想进行再实践,以此扩大南通对外文化交流范围、提升南通对外文化交流水平,以期给今后的相关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一、xx教育思想实践与创新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遭受了甲午战争和庚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割地赔款已经达到极限,外国资本迅速扩张,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由此定型。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张謇,在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大声疾呼:国者以为救国之策,莫急于教育”[2]

他赞成废科举、兴西学的主张。在此思想指引下,张謇开始在家乡南通兴实业、办教育。他在尊重我们传统教育的同时,又面向现代化。在西方各种思潮侵入中国的岁月,他没有僵化保守、故步自封,而是敢于迎接西方价值观的挑战,结合自身实际,在古为今用的基础上洋为中用:把西洋文化大胆引进来为所用,大胆引进来则成了他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具体途径。在实践其教育思想过程中,他大胆把许多西方文化形式引入南通,如话剧、博物苑、公园、俱乐部等以实现其借助文化振兴中华的使命。

1919年在谈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时,张謇曾对海派艺术家欧阳予倩说道:实业可以振兴经济,教育能启发民智,而戏剧文化不仅能繁荣实业,而且还会补助教育之不足。”[3]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张謇兴办教育是一个西学东对外文化交流的社会实践。张謇认为兴办教育可以从两方面救国:一则振兴实业,二来教育可以开启民智。可以说,关注民生、开启民智是张謇教育

1 / 3






思想的重要特征,同时又是张謇教育思想的创新之处。作为实业救国思想的具体实践,张謇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作为南通之父的张謇,其所兴办的实业在当时养活了数以百万的人口。同时,在他创新思想指导下,张謇在当时的中国创造了许多教育领域的第一,使名不见经传的南通一跃成为中国现代教育之乡

二、xx教育思想的再实践

如前所述,张謇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创新,即他在许多领域开创了国内先河,那么,如今张謇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就是缺乏创新,缺乏张謇教育想再实践的论证。因此,我们研究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在当前新形势下,结合南通实际,对张謇教育思想进行再实践,以此扩大南通对外文化交流范围、提升南通对外文化交流的水平,再现张謇教育救国、兴国、强国的辉煌、完成他借助文化振兴中华的历史夙愿。

(一)当前新形势

当前新形势主要指国家、省、市对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和南通市具体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现状。

国家层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通籍国务委员刘延东今年(2012年)323日在出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树立科学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从高等教育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刘延东强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坚持开放办学,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4]

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指出,我省十二五期间要进行域高校联盟试点,要建立一批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或项目,实施江苏省高等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92fbb431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